作曲家鲍元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yk0104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博文

鲍元恺讲座:炎黄风情 台湾音画

已有 3172 次阅读 2013-5-26 11:01 |个人分类:交响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台湾, 讲座

 

两个视频 厦大文化讲堂161期 163期 鲍元恺:炎黄风情 台湾音画
 
 
 
厦大文化讲堂  
炎 黄 风 情
——让民歌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重生


 
 
 
主讲人:鲍元恺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部优秀音乐教育奖、厦门大学南强奖获得者。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厦大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3月22日(周五)下午3:00
厦门大学图书馆323 鲍元恺作于1991年的由《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蜀山歌》《江南雨丝》和《太行春秋》六个组曲组成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是用西方管弦乐演绎中国汉族民歌的艺术经典,是当今中外交响乐团演奏场次最多和国际唱片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作品,1995年起陆续进入全国各地中学音乐欣赏教材,2001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2006年进入《当代中国作曲家曲库》,2012入选《中国百年音乐作品典藏》。听众将直面作者,了解这部诞生在传统文化断层时代却在世界各地久演不衰的音乐经典“中为洋用”的传播历程。
                                 厦门大学图书馆    人文社科实验室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系
                                                   艺术研究所
                                                   艺术教育部
 
厦大文化讲堂  
台 湾 音 画
          ——— 一个大陆音乐家的台湾之旅

 
 
主讲人:鲍元恺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部优秀音乐教育奖、厦门大学南强奖获得者。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厦大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3月29日(周五)下午3:00
厦门大学图书馆323     由《玉山日出》《安平怀古》《宜兰童谣》《恒春乡愁》《泰雅情歌》《鹿港庙会》《龙山晚钟》和《达邦节日》八个乐章组成的《台湾音画》,是鲍元恺教授以音乐描绘台湾风光,抒发逸兴豪情的交响篇章。如今,这部交响音乐作品已经成为台湾各个交响乐团对外演出的保留曲目,成为台湾的官方节庆音乐和台湾的音乐象征。作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赴台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大陆音乐家,鲍元恺教授从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同胞身上,感受到了共同的文化遗传和共同的人生理想。2006年,《台湾音画》唱片作为厦门大学的礼品由朱崇实校长赠送给了到访的连战先生。
                                 厦门大学图书馆    人文社科实验室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系
                                                   艺术研究所
                                                   艺术教育部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974-693575.html

上一篇:为纪录片《台湾音画》题写片名
下一篇:鲍元恺讲座:华夏弦韵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