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nobotany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thnobotany2009

博文

蔡希陶先生和他的《蒲公英》

已有 3504 次阅读 2013-6-6 23:18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蒲公英

科学网最近兴起了一股蒲公英的热潮。自己算是一个资深的蒲公英迷了吧。虽然没有李竞老师那样专业。对于蒲公英的痴迷要追溯到7年前第一次在搜狐开通博客的时候了,但是毫不犹豫地取了“歌唱的蒲公英”的名字,而且一直就用到了现在。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走到哪里看到当地的蒲公英都倍感亲切,每每都是端着相机拍个不停,仿佛蒲公英真的成了自己的化身,所以,一直积攒下来,竟然攒了国内很多地方的蒲公英的照片。

记得在几年前翻阅蔡希陶先生的文集的时候,看到了蔡老年轻的时候写的一篇短短的散文《蒲公英》,欢喜不已,就一直珍藏了下来。原文如下:

蒲公英开一朵金黄色的花。其实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很多的花朵形成一个花序,每一花朵下面隐藏着一个果。很小的果,就像向日葵也是一个花序,一朵朵花结得一个个果,就是一颗颗小葵花子儿。而蒲公英的每一个小果上,长有很密很长的冠毛。这些带着冠毛的,组合在一起的小果形成一个毛茸茸的圆球。它是那样地逗人喜爱!见到它的人,没有不为之惊叹,为之着迷的。它构筑得比一座宫殿还要精巧。使任何艺术大师也自惭弗如的。那样的富丽堂皇呵!当果子成熟后,冠毛带着它们随风起舞,那样地美妙而婀娜呵!它们飞扬而去,消失不见了,纷纷飞去了,只留下了一个花轴。人们常常惋惜,只要轻轻地向它们吹一口气,这美丽的结构呵,就被毁了,就不再存在了。但是它们几曾消失了呢?它们飞舞着,作为种籽而飞翔,而后降落到大地之上,重新定居下来。扬畅了、生长了,以几何级数的增长,开放出更多得多的花序,又结出更多得多的美丽组合的果球。

 用不到惋惜呵,更不需要伤悲!倒不如赞扬它,吟咏它,歌唱它,欢呼它呵——大自然的朴素和华丽的统一,毁灭与生命的统一!

          _____________蔡希陶《蒲公英》
蔡老的一生也如蒲公英般四处漂泊,又四处扎下根。如今,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都很陌生了,但是昆植所的人还有版纳植物园的人都是不会忘记的。当初,自己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的时候,蔡希陶先生的故事也是促使我热爱植物学事业的动力之一。

而今的自己,也一直过着如蒲公英般四处漂泊的生活,却一直惭愧不能如蒲公英般得轻盈洒脱。

借此,也放几张曾经有以前的小卡片拍的几张蒲公英的照片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705976-697223.html

上一篇:杜鹃花的盛典

3 傅云义 曹聪 李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