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为什么作弊的事情越来越多?

已有 4867 次阅读 2013-7-2 22:44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作弊, 考试

       在这个高考+中考+公考+N考的时节,好像总会听到各种关于作弊的新闻。记得去年看到过从买卖作弊器材到设备测试,再到提供答案等一条龙服务的报道,也有从选拔枪手到搞定准考证,再到送上考场这样组织严密的替考的报道,更有被拍到的整个考场公开抄袭场面混乱的视频。因为去年恰好是女儿的高考年,在关注这些新闻的时候偶尔也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要是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让女儿通过作弊把高考成绩提高一大截,你会断然拒绝吗?

     而今年却是从开始各地严格考场纪律的各种措施的报道开始,什么360度考场视频监控、无线电信号监测“无盲区”等等,甚至身上有医疗需要植入了金属物质的考生都必须到医院开具证明。说实在的,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感觉特别不舒服,觉得把考生当敌人,如临大敌,在假设考生都会作弊的前提下采取这些措施是否过分了?但此后报道的各种事件却让人目瞪口呆。最典型的是湖北钟祥高考事件,在湖北钟祥市三中的校园里,全国高考结束的铃声敲响以后,由其他地方调来的监考老师被考生和家长围攻袭击,原因是监考老师十分尽责,严格监考,以致考试作弊者均无法实施作弊,气急败坏的家长便对监考老师报以老拳。考生家长的理由是:我们要的是公平,不让作弊就没法公平。作弊的能如此理直气壮,这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可后面又爆出的长春市第十八中学在中考过程中,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替考的事情,又一次超出了我的想象。因为整个事情是学校组织实施的,考试当天初三年级班主任全部出现在考点,在门口识别本班学生,因为以前没组织好曾出过一个学生名字有两个考生的漏子,所以需要老师把关,确认没有到场的考生才由初二学生拿着复印准考证进场替考,学校还专门租了公交车停放在考场不远的地方,为了方便接送替考的学生。据介绍,十八中的替考学生都属于"只毕业不升学"的类型,他们有人已经去外地打工,有人参军,或者出国,多数在毕业前已经不在学校,甚至不愿再回长春考试。家长又希望他们拿到初中毕业证,学校找人替考正是照顾这些考生和家长的意愿。

       在看长春这个作弊事件的报道时,有一段文字让我特别不爽。在记着采访时,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崔国涛说:“深感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老师参与到做这个事情,我想是不应该的。教师的职业操守,跟我们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可能被扭曲了,这是我们最不应该做的一件事情”。二道区副区长刘占方说:“替考违背教育公平,会对老师、对公职人员加强职业操守的教育”。两位领导的表态都很得体,但深究这些教师包括学校之所以会参与甚至组织作弊,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为了提升“教育业绩”。教育主管部门在衡量学校优劣的指标中,既要看升学率,还要看巩固率的高低。如果一些学校的学生并没有参加升学考试,甚至没毕业已经辍学,便可能得到差评甚至不合格。为了保证学校的良好声誉和教育名声,只有让人替那些缺考的考生以完成上级对于巩固率的要求。有老师说,缺考率必须是零,报考率必须是100%,要不然就得完。教育部门看的是数据的完整性,学校一旦拿出了巩固率100%的数据,教育部门的工作完成了,学校的担忧也解决了。试想,如果此事没有被曝光,教育主管部门自己会去查吗?会去出来这些责任人吗?而出事后却摆出一副公正正直的面孔。

       其实考试作弊的事件最让人痛心的是那些学生可能受到的影响。学校不仅是教孩子们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教孩子们做人的地方,而他们看到那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却在教他们作弊、撒谎,还没踏上社会却在诚信教育中上了负面的一课,这也许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类似情况其实比比皆是。



https://m.sciencenet.cn/blog-69474-704721.html

上一篇:那些小纸片:淡淡的哀伤
下一篇:字数控:一种考试病

23 李学宽 陈楷翰 罗德海 李伟钢 林中祥 魏东平 武夷山 吕喆 陈小润 刘洋 唐常杰 张忆文 李宇斌 王修慧 叶威源 毕重增 应行仁 杨正瓴 zzjtcm biofans dulizhi95 志通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