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码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awan //敲键读书打酱油;

博文

“应用科技大学”培养模式研究:是科研不是拍脑袋

已有 2544 次阅读 2013-7-7 10:52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大学

【背景】教育部最近有个项目,其目的在于让一些高校专注于“应用科技”的教育。


在这个背景下,随手写下几个思考,聊做日后回思之用,无任何其他“商业”目的:
【0、如何进行专业布局?】
【1、如何获取“需求?】
【2、如何建实验室?】
【3、如何设计教学方式?】


----------------------------------


今初:

【0、如何进行专业布局?】

既然这些高校号称“服务地方经济”,那么专业布局应该和地方经济规划一致,并且也要和地方经济/行业现状相符。

前者需要参考当地政府的中长期规划,后者需要认真的实地调研(参见下面“需求获取”)。


其次:

【1、如何获取“需求?】

需求获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会议、访谈、问卷。

对于地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也要通过这三种方式。但是,由于企业(以及企业内部部门)较多,因此工作量非常大。

要考虑:

  • 采样多少才是合理的呢?假设某地方高校,其主打口号是“服务地方经济”,而当地有5万家企业,那么,至少需要采样多少家?显然5千家可能不够。

  • 调研经费要充足。一切都要用“数据”说话。拍脑袋的不行。

  • 需求调查结果和培养方案的内容要直接相关。例如:

    1. 某行业需求数量的计算?

    2. 可分为多少种岗位?

    3. 每种岗位到底需要那些技术?


其三:

【2、如何建实验室?】

既然是面向产业,那么,你的大部分“实验室”,如果压根没有小规模的“生产”能力,是不行的。


最后:

【3、如何设计教学方式?

既然关键是“应用”,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不需要“实践”的“应用”???

懂了这个逻辑,具体的教学方式就容易设计了。


&&&&&&&&&&&&&&&&&&&&&&&&&&&&&&&&&&&&&&&

总之,踏踏实实做研究的话,这个叫做“面向产业/行业的教育”的东东本来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人设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一切向钱看等原则,往往成了主流,而本来不需要太多“逻辑思维”的简单科研,反倒成了积弊日深无法解决的难题。P民也是先吃萝卜淡操心,随手写写,留待30年后回忆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1456-706017.html

上一篇:千夫所指 有疾无疾都会“终”
下一篇:卖豆芽的MM

2 马春旺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