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圆梦第三极(三)——林芝江河汇合处和色季拉山口 精选

已有 6883 次阅读 2013-7-30 15:08 |个人分类:行者足迹|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西藏, 林芝, 山口

今天早晨CCTV播放的一条广告:游西藏,从林芝开始。看来我们的行程很有先见之明啊,呵呵。

在林芝有美不胜收的风景,风貌和故事。

从机场到八一镇(八一镇是林芝行署所在地)的路上,经过江河汇合处,是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的交汇,河清而江浊,所以水流有清晰的分界。在阴天的照片上可能看不太清楚。往后很长的路我们会沿着尼洋河前进。

 

河岸上黄黄的一片,我们曾自以为是地认为是青稞,但导游说是大麦,正值收获季节。

 

这石片垒的房子,我们都没能确定其用途。

 

这些孩子应该是当地的,只是走来玩玩,看看我们,也许他们的家长在路边摆摊卖东西,但他们很纯朴。

 

短暂的游玩之后,向下个目的地出发,路上需要两个多小时。我一直认为“风景在路上”,没舍得睡觉,基本在欣赏窗外,随手甩了一路的景色。

现在大概在海拔2900米左右,有草地、有树木,这里的柳树叫唐柳,意味着是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

 

我们沿着这样的山路一直向上行进,不时看到徒步的僧人、闲庭散步的家畜、潺潺流淌的小溪。

 

经常会从这样的经幡阵下穿过,确也趣的很。

 

 

渐渐地我们就行走在云中了,仿佛伸出手就可以触摸柔然的白云。

 

在云中看到的植被会变的明显不同,先是有些高原的高大植物,再高些植被会变小,变薄,然后仿佛都贴到了地面上。

 

 

在一片开阔的地方,挂满了经幡,我们也看到了指示牌,色季拉山口到了,海拔4720米。

 

 

这里是有故事的。

下车前,我们互相提醒着,慢慢走。一下车,一个小孩可能晕了,倒地,妈妈一急,快步去抱孩子,自己也倒了,首先把导游吓到了,赶紧扶她们到旁边坐,好在无大碍。

我下车后,首先感到是风大,冷,接着就是觉得人很轻,腿飘飘的,跟我的同伴互相扶持着慢慢走,她晕的较厉害。突然她一下子将胃里的东西喷了出来,感觉似乎好些了。事后跟我描述,那是情不自禁的喷涌,就好像胃里增压将东西顶出。理科出身的似乎都可以理解这样的感受。

我们慢慢走到这块标志下,留影,看,人好像没精神,主要是感觉晕和腿软。在这里本可以眺望中国最美的雪山之一的南迦巴瓦峰。也许是天气,也许是心情,更多的可能是精神,至少我没看到那美丽的雪山倩影。上车就离开了山口,终于体验到了,什么是山口,什么是高原反应。

 

 

圆梦第三极(一)——成都

圆梦第三极(二)——雨中抵林芝

圆梦第三极(四)——鲁朗林海和柏树王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3156-712596.html

上一篇:圆梦第三极(二)——雨中抵林芝
下一篇:圆梦第三极(四)——鲁朗林海和柏树王

13 曾新林 陈小润 吴飞鹏 武夷山 吕喆 吕洪波 李学宽 陆俊茜 徐大彬 曹裕波 汪晓军 lily1966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