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ji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yang

博文

第 27 章 0 和 1 的纠结 郑钰篇(I)

已有 2682 次阅读 2013-8-19 08:5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前面说到可怜的阿枫随着逃港的大潮去了香港,后来又漂泊到南洋,至今生死未卜。说到了阿宜流浪在荒原高山,这些都暂且按下不表。

现在来说说三个好朋友里的郑钰。郑钰在大学毕业后,也留在北京。有的时候找到阿宜,两人总会念叨到阿枫,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甚至不知道他还在不在这人间,少年时代的回忆令人感到凄徨,经常两人相对唏嘘不已。

郑钰的专业需要大量的计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一个班级有 2 个计算尺的购买指标,呜呼,那物资绝对紧缺的年代啊!计算尺成为学生们渴望的奢侈品。走上工作岗位后,郑钰从单位领到一个计算尺,成为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计算工具,弟兄们趣称使用计算尺为拉小提琴。郑钰比较早就意识到计算机在科技各领域应用的巨大价值,所以在工作中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过去,对于一些自然过程的研究总是依靠实地观察,分析和综合,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而后实验室的工作得到重视,有一些过程可以在实验室人为地重演,这些是实体的,物理性的模拟。在数字计算机出现以后,一种省时省力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发展,这就是数字模拟方法。

70年代,郑钰开始接触使用光电输入的电子计算机,使用黑色穿孔纸带,纸带中间为传导孔,两边为数据孔,根据孔数多少与排列来赋值为数字和字母,这是计算机最早的输入介质。其后的输入介质是纸质卡片,也是以卡片上孔数的多少和位置来赋值。随着计算技术快速发展,输入介质逐步进化为8 寸、5 寸、3 寸软盘,卷式盘磁带,这些都是磁性介质,再其后就有了很方便使用的 U 盘了。在程序调试的时候,需要判别纸带、卡片上的数据的对错,或者修改程序的语句,这就需要核对上面的小孔的多少和位置与对应的数字字母是否正确,这是非常困难和低效的工作,

郑钰经常顶着西北风,骑车去北航,因为当时的北航拥有国内仅有的几台大机器中的一台。阿宜编写的程序的载体是卡片,每张卡片是一个语句,一个短短的几百行的程序,就需要几百张卡片,卡片放在一个或多个盒子上,送给机房的操作员,由操作员上机运行,运行结果出来后,退出,进行程序修改,有的时候,仅仅一个语句的错误,需要打卡员打出新卡片,然后程序卡片盒送进取出,排队等候,往还大半天的时间只能修改几个语句。十分无奈啊!

郑钰只能十分耐心加毅力地苦干着。为了编写程序,郑钰认真地自学了当时刚被引入中国不久的高级程序语言:Algo 60 , 还有为适应国产计算机使用的汉化的多种程序语言,如<<算法语言BCY013>> ,其后的 FORTRAN 语言等就用得比较多了。

那个时候的机器内存非常小,程序的编制就要尽可能地节省存储空间,技巧就表现在存储单元的高效利用,比如赋值语句  A+ B = A,表示 把 A 的数值取出,把B的数值取出,二者相加,存入 A的存储单元里,而B存储单元就空出来了,可以另做他用。一个很长的程序,很大的模型,就在64 K里打转转。

郑钰编写了不少程序,使用在他的专业领域,诸如曲线拟合,模型结构分析,多参数的最优化等。

郑钰熟悉了多种计算机的应用,包括当时最新的百万次运算速度的大型机。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他不是培养对象,也就没有什么正规途径的机会。也许是上天的眷顾,这一年,郑钰同时得到了两个出国的机会,郑钰选择去美国,是自费公派的访问学者。当时的出国留学有三种类型:一,公派出国留学,这是国家派出,国家承担留学费用,大使馆要备案管理,一般费用也是由大使馆拨付。二,自费出国留学,这是留学人员自己解决费用。大使馆的管理就松一些了。三,自费公派留学,这种留学人员是指费用自理,但需要在大使馆备案管理。郑钰是因为得到美国一个大学的邀请,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美方提供了费用,但因为郑钰已经有中级职称,是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所以也在大使馆管理之列。

 

郑钰收到邀请信,真感觉像是馅饼砸到了他的头上,而且是大大的馅饼。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出国的人是很少的,而且往往是内定的有限人群。郑钰赶快行动,第一步是办理护照,办理签证,因为是公派,必须由公家统一办理。郑钰整理好有关材料,有户口本,单位介绍信,照片,最重要的是美方的邀请信,然后去上级单位的外事部门,统一办理护照,也由他们集中一起去大使馆办理签证。郑钰按要求交清材料,回单位等候通知。谁知道一等就一个月过去了,打电话询问,回答是还没有办好,耐心等待。等候的时间是很难熬的啊!没办法,郑钰只好又跑了一趟,管签证的人不和郑钰谈护照签证的事情,却是问他:你们单位有实验室吧,有没有有机玻璃板啊?能不能帮忙搞一、两块有机玻璃板啊?郑钰再笨,也知道了,他要的并不是什么有机玻璃板啊!郑钰好郁闷啊,也许机灵一些,护照签证会早一些下来了。

大约等了一个半月之久,才盼来了护照和签证。接着申请外汇,对方承诺提供资助,是要过去后才按月发给的。当时的外汇是严格控制的,经过申请,郑钰借到购买机票所需外汇和少量的零花钱。接着,拿着护照签证,可以到友谊商店购买一套西装,还有当时出国人员必备的长城牌风雨衣,这在当时国人是难以问津的。打点好行装,郑钰就开始飞越大洋梦了!

到了将要工作的大学,郑钰真是现代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大学校园是敞开的,没有围墙,建筑物典雅精美,花草树木很多,经常可以看到可爱的小松鼠跳上跳下。校园里有不少网球场,棒球场,还有一个音乐厅,因为学校有艺术学院,经常有免费的演出,郑钰在这里第一次观赏交响乐的演出。

郑钰最满意的是工作条件。在国内,郑钰使用过国产的小型计算机,进口的大型机,但那都是没有亲手操作机器的机会,必须是自己编写好程序,自己用穿孔机打出黑纸带,或者交由打卡员打孔卡片,然后提交给机器操作员读入,运行程序,打印输出结果。运行一个程序,往往因为一个数值、一个语句的错误,就需要重复一系列过程,实在是令人着急又无奈,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现在,郑钰到系里报到后,马上得到了一台自己专用的PC 机,对于工作高度依赖计算机的郑钰,兴奋莫名。几个月后,PC机上一个小小的辅助配件,更让郑钰惊喜:此前,显示器上光标的移动,都是依靠键盘上上下左右的箭头键来操作,这一天,课题组的老外教授Sunalo来到郑钰的办公室,拿给他一个小小的鼠标,往PC 机上一安装,呵呵,很神奇啊,光标的移动随心所欲啊!一个技术上小小的进步,可让上机者轻松多了。

在郑钰工作的工学院,还有中型机的机房,可以自己操作,使用卷带的盘式磁带机输入。在学校层面,有称作框架系统、运算速度超过百万次的大型计算机,据说这种机器非常昂贵,学校是向IBM公司租用的。这种机器就不能够自己去操作了,必须把任务提交给操作员,但实际上大部分工作可以自己在终端上完成。终端机房安装了上百台终端机,那里有空位子,就可以在那里坐下,开始工作,不过,你必须输入账号和密码,因为在这里上机是计时收费的。机房还提供许多软件库,如统计软件,绘图软件等,使用十分方便。在这种优越的工作条件下,郑钰感到是如鱼得水啊。

 

 



原创小说
https://m.sciencenet.cn/blog-976422-718003.html

上一篇:呵呵,这两篇精选博文是偷来的啊!
下一篇:我的梦境,无垢无尘----- 系列之一 新疆阿勒泰

1 陈铁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