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温室效应的最大缺陷就是缺少反馈机制

已有 3163 次阅读 2013-9-30 21:47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自然规律, 温室效应, 自然调节

                        温室效应的最大缺陷就是缺少反馈机制

                                      杨学祥

 

2013919日《自然》杂志刊发文章《太平洋变冷使全球变暖暂停》,文章指出,全球变暖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基本上已停止,这让我们对自己有关气候敏感性、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和气候模型反映十年尺度变化的能力等的认识产生顾虑。Yu Kosaka Shang-Ping Xie发现,当将最近在东赤道太平洋观察到的变冷现象直接吸收到气候模型中时,全球变暖的上述停顿就可以得到解决。这些结果表明,当前的停顿是内部气候变化的一种正常情况,同时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长期变暖可能会恢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9/283269.shtm

这篇文章证实了我们在1996年以来提出“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锅炉效应”、2000年美国科学家季林提出的“潮汐调温效应”和2002年中国学者郭增建提出的“深海巨震调温效应”。

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在最初阶段可以起到增温作用,伴随全球变暖,大量水蒸气形成。水蒸气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能使全球变暖加剧,当大气中水蒸气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云层遮蔽太阳光,使气温变冷,因此,水蒸气具有致冷和致暖的的双重身份。当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化为微粒冰晶的时候,也会对太阳光产生反射作用,起到降温效果。大量降水会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酸雨,将二氧化碳带回岩石圈和海洋。一个寒冷的时期在自然的调节作用下可逆地发生了。

目前的全球变暖理论忽视了温室气体的反馈作用,因此难以解释地史长达数亿年的大冰川期和温暖期的转变。自然反馈和自然调节是自然规律发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自然周期,从1800年潮汐长周期来看,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处于潮汐最强时期,目前温暖期处于潮汐最弱时期,直到3100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全球变暖要持续到24世纪。此后,全球将进入变冷长周期。这是全球变暖的大背景。

但是,目前也处于200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55年周期的拉马徳雷冷位相时期,后两者有充分的历史数据表明是变冷时期。今后20年气候不再变暖,即变暖已经停止,变冷变为短周期的必然趋势,现有的气候模型忽视了这些自然因素,无法发现自然变化的周期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729211.html

上一篇:太平洋变冷使全球变暖暂停短期难以恢复
下一篇:千岛群岛附近发生7.1级左右地震:关注10月潮汐组合

4 张骥 钟炳 杨文祥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