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森林可持续经营;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立地造林;沙漠化防治;抗旱保水造林;油松经营;经济林有机栽培;全生态经营;数学生态学;近自然林业

博文

我国酿酒葡萄种植及葡萄酒产业热的背后

已有 3016 次阅读 2013-10-22 10:45 |个人分类:林下经济|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border, 葡萄酒, 全世界, 酿酒葡萄, 酒庄旅游

紫色繁荣 “虚火”几分?——我国酿酒葡萄种植及葡萄酒产业热的背后(酒葡萄;葡萄酒)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13-10-17)记者 迟诚

 

投资5个亿的宁夏张裕摩赛尔十五世酒庄已经开门迎客,葡萄酒庄主题生态游的兴起拉伸了葡萄酒产业链条。迟诚 摄(图略)

国际品酒师正在品鉴中国葡萄酒。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突围还需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和改善葡萄酒品质上下功夫。罗浩 摄(图略)

     

“全世界的葡萄酒商,不是在中国,就是在赶往中国的路上。”

作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中国已经形成一种葡萄酒吸引力。近10年来,国内葡萄酒主产区不断扩展,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葡萄酒生产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中国已经成为葡萄酒生产、销售以及贸易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葡萄酒庄旅游、葡萄酒文化馆、葡萄酒品酒会等相关配套设施和活动也同样风生水起,各路资本纷纷挺进,葡萄酒领域“热闹非凡”。

然而,对于一个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葡萄酒历史并不久的国家,在经验并不丰厚、模式尚未成熟、技术还在探索的背景下,这种突飞猛进的紫色“繁荣”难免让人心存隐忧,在这让人炫目的产业盛火背后,是否也夹杂着几分“虚火”?

跨界吸金 投资新宠?

我国酿造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但真正在世界葡萄酒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过只是近10年的事儿。近几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和消费量一直保持高于20%的增幅。2012年,全国葡萄酒累计产量13.83亿升,累计工业总产值380.50亿元。中国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和消费国。

除了张裕、长城、王朝等老牌葡萄酒生产企业以外,葡萄酒市场不断释放的“钱”景还吸引了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白酒巨头们,汇源、娃哈哈等饮料大佬们,以及步步高、美的集团、中船重工、中石化等多个行业的品牌企业都已经进军葡萄酒领域。要么建设自己的基地创建品牌,要么成为葡萄酒的进口代理商,这些商界“大腕”们的跨界涉足不但抬升了葡萄酒行业在国内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同时,由于资本、品牌、渠道的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宁夏贺兰神国际葡萄酒庄董事长陈德启之前是一位房地产商人,目前在贺兰山东麓建设了占地面积10万亩的葡萄酒庄。陈德启介绍,吸引各路资本跑马圈地的原因不仅在于葡萄酒的市场潜力,更重要的是葡萄酒接近50%的高利润率。目前,像陈德启一样跨界进军葡萄酒行业的私人企业比比皆是。在宁夏贺兰山东麓投资的葡萄酒企业中,来自酒企的投资仅在三成。

除了商界巨头,葡萄酒也获得了明星们的青睐,姚明、赵薇等明星也已涉足葡萄酒行业。

随着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的挂牌交易、葡萄酒期货交易的启动、北京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电子交易系统的上线运营,葡萄酒的火热让它已成为了一种投资商品。专家分析,葡萄酒领域已经成为继股票、房产和艺术品之后的第四大投资金地。与股市相比,虽然葡萄酒投资的抗风险性较强,平均的收益率较高,但风险依然存在且不可忽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葡萄酒投资最热门的市场之一,但同时也是最年轻、最跟风、最有投机色彩的市场。

洋敌凶猛 自救紧迫

葡萄酒市场很火,但这两年国产葡萄酒企业感到的却是阵阵寒意。

2012年度张裕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下降6.77%。同样业绩下滑的还包括国产葡萄酒的巨头中粮长城葡萄酒、王朝酒业、通天酒业等。

业内人士分析,葡萄酒进口关税降低以及国内葡萄酒价格不断上升,使得进口葡萄酒性价比更高,因而对国产葡萄酒的消费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在整个国际传统市场增长疲软的形势下,中国市场被国外葡萄酒巨头视为待开发的“处女地”,全球葡萄酒主要生产国纷纷抢滩布局。某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高端红酒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红酒市场进口红酒份额占25%左右,以高端红酒为主;随着进口红酒的不断涌入,预计5年内将会占据40%左右的国内市场。

洋兵洋将来势汹汹,国产葡萄酒不得不采取措施抓紧“自救”。今年7月,我国商务部正式对进口欧盟的葡萄酒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对此抱以厚望。

实际上,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马会勤认为,发展酿酒葡萄基地,改善葡萄酒品质,是国产葡萄酒摆脱未来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未来国产葡萄酒商应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方面努力,凸显地域与酿酒葡萄品种的匹配效果,以丰富的产品品种,与进口葡萄酒一争高低。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环渤海湾、西北、东北、云南、黄河故道等多个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特色产区。2012年,工信部与农业部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葡萄酒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支持国内葡萄酒行业发展,积极推动中西部葡萄酒产区的种植基地建设,促进葡萄酒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与“游”联姻 链条延伸

了解葡萄酒的历史文化、亲身体验葡萄酒酿造过程、在专业品酒师的指导下品味葡萄佳酿……葡萄酒与旅游联姻,一方面延伸了葡萄酒产业链,另一方面也扩展了旅游项目和内容,葡萄酒庄已经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在宁夏,目前就已经有50多家葡萄酒庄拔地而起。中式的、西式的、现代的、古朴的,多种风格的葡萄酒庄成为贺兰山东麓一道独特的风景。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副局长赵世华介绍,宁夏计划到2020年,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建设1个葡萄酒文化发展中心、3个葡萄酒城、10个葡萄主题小镇和100个以上的酒庄(堡),实现千亿元产值。

张裕,作为一个百年葡萄酒企业,在酒庄建设方面也走在了前列。目前,已经在山东、北京、新疆、宁夏、陕西布局了5个主题不同的酒庄,且都已成为当地的热门景点。除了张裕,山西怡园酒庄、陕西翡翠谷葡萄酒庄、新疆乡都酒庄等也都成为当地旅游新目的地。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认为,葡萄酒旅游,葡萄酒只是一个“药引子”,需要在文化、历史、人文、美食等其他辅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发挥良效,贺兰山东麓、河西走廊、胶东半岛等我国所有的葡萄酒主产区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把这些元素和葡萄酒相融合才能打造具有特色的葡萄酒主题游。

盛火繁荣 “虚火”犹存

风生水起的葡萄酒产业带来的除了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近年来的葡萄种植基地的“西进”,为改善我国西部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然而,蜂拥而上的增长却让人不由担心,快速的扩张是否存在盲目性?整个产业的发展是否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山东烟台是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目前葡萄酒产值产量仍在全国独占鳌头。但就是这样一个相对成熟的葡萄酒主产区,从去年开始也出现了葡萄身价下跌、农户不知何去何从的现象。去年以来,极端天气导致损失惨重,加上国外葡萄原汁进口量增加,葡萄收购价格长期在低价徘徊,甚至出现了很多农民砍葡萄树改种其他树种的现象。

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葡萄酒生产企业与果农之间仍然是松散型的、季节性的供需关系,始终存在企业打压价格、果农追求产量的矛盾冲突;国内葡萄酒产业链内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及研发人员匮乏,葡萄酒产业链各个环节仍然缺乏成熟经验;葡萄酒分级还比较混乱,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正制约着葡萄酒产业的科学发展。

一个产业一旦具有投资的色彩,就难免有投机的渗入。在大量的游资进入葡萄酒产业后,怎样去除产业发展中的“虚火”,让葡萄酒产业迎来健康的、持久的繁荣,是摆在我国葡萄酒产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迟诚) (编辑:施一凡)
 

 

 

博主简介: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2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http://hi.baidu.com/zzllxx5168/home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https://m.sciencenet.cn/blog-586382-734973.html

上一篇:树莓的繁殖技术及其应用选择;控根快速育苗容器
下一篇:杜仲,一种不“流泪”的橡胶树

1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