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英语中高考改革了,高校英语教师该怎么办? 精选

已有 22435 次阅读 2013-10-24 19: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英语教师

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近日提出,其中比较惹眼的就是英语分值的减少。在这意味着在中小学,英语教学所占的份额就有可能减少,同样它也会影响到大学。现在大学里,大学英语还是必修课,那么在2016年之后,大学英语还会是必修课吗?会不会改成选修课呢?即使是必修课,那么课时是不是也会相应减少呢?如果真的减少了,那么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还有出路吗?或者出路何在呢?

这些忧虑看来都不是杞人忧天,中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势必会影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人们有这样的忧虑也很正常,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其实,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英语肯定还是需要的。我们现在对英语教学的不满,不是因为它是英语,而是因为教学上出了比较大的问题。没有把英语主要当作一门工具来掌握,而是从什么语法、词汇、句型、以及各种标准化考试的试题出发,目的还是考试,这极大地妨碍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将来对英语教学,主要是对公共英语的教学进行改革,那么就需要拓展英语教学的思路。比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开设不同的英语学习班级。比如,阅读上有欠缺的,可以专门开设阅读课;听力上有欠缺的,就专门开设听力课;有需要练习口语的,就专门开设口语课;有需要强化写作能力的,就专门开设写作课。有喜欢英语文学作品的,就开设英语文学课;有需要论文写作训练的,就专门开设论文写作的课程。再极而言之,如果有需要练习听懂印度英语、非洲英语、阿拉伯英语或者加勒比英语的,也可以专门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学生为说,需要肯定是有区别的,所以英语老师们即使在缩减公共外语必修课的时候,仍然可以大有可为。现在教公共英语的老师们都特别累,因为学生多,都按小班上课,每个人每周都要上十多二十多课时的课,将来如果这个方面的负担减轻了,英语老师们也可以专心做那些有特色的课程了。

第二,过去英语教师们的专业面多少有点狭窄了。除了英美文学之外,再就是语言学,现在至多再加上经贸方面的内容。现在面临新的变革,老师们必须有改变自身的心理准备。其实老师们本来都有可能有很多领域的兴趣,只是由于过去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顾及这些兴趣。现在如果课程负担减轻了。那些对其他领域有兴趣的老师们就有机会有条件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了。

比如,我们在整个全球战略研究上,还有很多空白。我们对发达国家研究的时间不少,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研究的不多。即使在英联邦那些第三世界国家里,我们有很多研究空白。如南非、印度、尼日利亚,以及多数曾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阿拉伯国家,还有加勒比海诸岛国,我们目前的研究都很不够。我们如果要想整合我们的全球战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深入研究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我们现在有一大批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从信息收集及阅读的能力上说,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我们那些有实力的高等学校,能够投入建立这样一批研究机构,为国家整体战略提供信息,这项工作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再有,我们的英语教师们,如果经过培训,还可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工作。虽然从理论上说,任何一门外语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应该使用这门外语,最好不掺和母语。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初的母语辅助也实在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英语教师,到那些以英语为母语或者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里教授汉语,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以上所提到的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相信我们的英语老师们肯定会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拓展更多的思路,来发挥自身的专长。

面对中高考英语改革的新局面,有的英语老师已经开始有点忧心忡忡了,他们担心将来也许会被辞退,甚至会失业。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危局都包含着机会,甚至可以说,没有危,就没有机。我们的英语老师们如果早点拓宽思路,做好各种预案,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不是消极等待,不去怨天尤人。那么总会有好的机会能被我们抓住。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735769.html

上一篇:过分依赖科技,会导致人性的丧失?
下一篇:旅游是什么的干活?

4 罗汉江 吕喆 张启峰 赵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