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学生优秀,不是导师的功劳,是导师的幸运 精选

已有 23673 次阅读 2013-12-5 21:38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教育, 师生

学生优秀,不是导师的功劳,是导师的幸运

(王德华)

 

不知道如何用一句简练的话表达这个意思,就直接用做标题了。

 

经常发现,听到同事、朋友或他人夸自己的学生如何优秀的时候,导师的脸上会飘逸着止不住的满足和兴奋。我自己也有体验,感觉是,内心里是真的高兴,美滋滋的,着实是一种满足。前几天在全国会议上,又有老师夸我的学生,又体验了一回。有说,名师出高徒啊。有说,导师教导有方啊。每每此时,导师自们然是很满足地客气,也会说那里那里,那是学生们自己本身就很优秀。

 

我最近突然明白了,学生的优秀,这还真不是导师的功劳,确切说应算是导师的幸运和福气。这也是我经常说的缘分。好学生,没有耽误他(她),就是很满足很满足的了。作为导师这么多年,我感觉是越来越没有自信了,很多事情也越来越怀疑自己,经常反思却没有结果和领悟。我觉得最最担心的就是学生到了自己门下,由于师生间性格、指导方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协调,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耽误了学生。好学生遇到合适的导师是一种幸运,导师遇到合适的学生更是上天的恩赐。不说珠联璧合,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确是一种向往。

 

有个好朋友告诉我说,他听了一位科学家的报告,交流的时候,那位科学家说:“教育不是把篮子填满,而是把火把点燃。”这句话,我读到过,也曾在新导师培训班的报告上讲过。还记得一次报告后,有位老师追到电梯口,就问了我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把孩子心头的火把点燃呢?”我当时还慷慨激昂地说了一通大道理。这几年,现实的现实,让我越来越困惑,我再静心思考“如何做导师”这样的问题时,竟找不到答案了。对于“如何点燃学生的那团火?”这样的问题,更是不敢说话了。为什么呢?到底为什么呢?我问自己,我真不知道。没有答案,迷茫、困惑。

 

但我也越来越清楚,学生的优秀完全是学生自己的造化,与导师没有根本的关系。还是说前几天的全国学术会议上,看到毕业的学生们一个个出息地不错,做报告很有特色,提问题很有深度,做主持很有新意,作为导师从心底里高兴,尤其听到他人夸奖的时候,是一种别样的知足。但我却越来越意识到,他们的今天是他们自己的努力的结果,不是导师的功劳。那么导师有作用吗?有,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导师也就是给了他(她)一个机会,没有把他(她)心头的火熄灭,反而给提供和创造了一些条件。这很重要,对一些学生又不重要。如果说很重要,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条件,甚至更优越的条件,有些学生就不是那么优秀呢?自然,人与人之间不能直接比较,可最后的结果还是应该比较的。优秀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和标准。做到优秀,有个好结局,是学生自己的希望,更是导师的希望。所以,这一点上,要求优秀,没有错误。

 

作为研究生,学业靠自己,这应该没有疑义。

作为导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扶一把,关键时候推一下,时不时问一问,夸一夸,甚至只是点点头赞许,不痛不痒的,学生也许很需要这些,这应该就足够了。学生不知道的,不熟悉的,导师告诉他,指给他。生活有很多方面,学业是导师最应该关注的。导师也不是什么方面都需要负责的,实际上也无法负责。所以,作为成年人的研究生,更多的时候是自己负责。

 

所以,我特别希望的是,学生有欲望去看到外面的风景,有欲望去看到一棵完整的树。

 

链接:

做个想看风景的人

同学们,我就是想让你看到一棵完整的树

 

我说,很多学生很惋惜,因为身在春光里,却没有一点生机。很多学生很让人着急,生机勃勃,阳光灿烂,却处在严冬里。激情,欲望,毅力,理想,这些属于青春年华。该拥有的,不要随便放弃。

 

我说,想看到外面的风景,就想办法找把梯子垫高自己的脚底。

   你总是迷茫地问,到哪里去找梯子啊?同学啊,合适的导师,合适的团队,那就是你需要的梯子啊。

 

 

相关阅读

          学生让导师长大,孩子让父母成熟

 



导师与学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57-747361.html

上一篇:做个想看风景的人
下一篇:研究生离开导师要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153 杨正瓴 郭保华 张骥 刘淼 熊栋梁 武夷山 彭真明 罗帆 郭向云 王海冰 徐耀阳 王代平 曹建军 郑小康 李志俊 刘全慧 赵美娣 白珍建 张海霞 赵序茅 褚昭明 张忆文 王修慧 徐晓 谢尚 焦豹 刘蓉晖 郭胜锋 李林 吕志一 蒋永华 曹聪 王海洋 虞左俊 余国志 罗德海 陈冬生 刘安金 卢松冲 吕喆 王林 彭思龙 韦玉程 任磊 张鹏举 蔡彬 于全耀 张吉良 李广勇 熊昕 李志刚 徐明昆 梁建华 石永彬 赵焜 魏国 黄华军 周金元 高波 王贤文 孟凡 张亚南 陈勤 侯伟 尹维 韩威 孔梅 周立刚 陈岱岱 张雷 马兆武 翁磊 汪可涛 陆俊茜 乔中东 唐凌峰 唐自华 王振鹏 彭友松 张凯军 占华琳 陈玮 武焕春 罗晓清 张鸿飞 陆宇振 归明月 姜宝石 刘建兴 代爽 张宝龙 王静 林章凛 陶健 王立勇 赵吉春 李建国 赖波 李宇斌 曹墨源 曾洪涛 贺鹏 李庆涛 徐英祺 侯高垒 黄焕平 柳林涛 唐光 包存宽 刘世民 刘启振 李学宽 张大成 高建国 张仁勤 王统领 徐萌萌 王海欣 明波 黄辉军 刘金磊 丁邦平 张登成 wou lynn94 xqhuang zgg jiareng lifescience1 tianyuthu wangqinling hainanchen xiexmbs tashanshi ybtr3929 zjuhjx alue yaojifeng gzk07 LeeKepeng zhchh2013 liuyue314 yishengzhengqi songshu123 ctex ddsers iamxiang dubistbeikun Simon ffwb07 silentyf htli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