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HU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GSHUAI

博文

关于国际量子化学大会遭到抵制的一些情况介绍

已有 6066 次阅读 2014-3-12 16:4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近一个月,几乎遇见的熟人都会很关心地问起有关国际上抵制第15届国家量子大学大会(http://www.icqc2015.org)的情况。国际量子化学大会是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IAQMShttp://www.iaqms.org/)的旗舰大会,2015年将首次在中国召开。会议大概可以有36位报告人。今年2月初,会议组委会商议了一份部分报告人名单,有27位,其中3位诺贝尔奖得主(Roald HoffmannDudley HerschbachRudolf Marcus)和一位杰出实验科学家是早就确定的:每次邀请一位密切相关的实验科学家也是大会的传统。在剩下的23位中,有13位是根据该系列会议的传统(如邀请过去三年中新当选的IAQMS院士、年度奖得主、以前的会议组织者,同时尽量排除前两届会议的报告人来保证大家都有机会)。本届会议组委会列出了10人的名单,有一位女性。考虑到会议是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的会议,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推荐剩下的报告人位置。因此,在发出第一轮邀请信的同时,我于29日给IAQMS院长Josef Michl教授写信,请他转告所有的院士,请大家推荐报告人,填补剩下的1/3空位,其中明确指出,希望推荐女科学家。邀请信的反应很强烈,大多数人马上回应接受邀请,女科学家没有回复。大概在213日,我在网上公布了已经接受邀请的名单,共24位(4人早就有了,11位是根据传统产生的,9位是组委会邀请的,还有几位暂时没有回复,包括组委会确定的女科学家就没有公布)。由于这个部分名单24位(正好是总数的2/3)全是男性,这就导致了美国三位杰出女化学家于2014215日发起了全球性的抵制运动,迅速得到几百人的签名,影响很大,连Nature的记者也来采访我。院长Michl在第一时间出来承担了全部责任,因为从头到尾的进程都是得到该科学院认可的,他承诺最终的报告人将会考虑到各方面的平衡。科学网也很快作了报道,出于对媒体的敏感性,我没有接受采访。我总觉得西方的记者是戴有色眼镜来看中国人的。后来,《中国科学报》的记者采访了我,我很爽快就答应了。我只希望能有个平台摆出一些基本事实。但毕竟我本人是当事人,所以我希望借这个机会将这个过程讲出来。

    公布部分报告人的名单也是国际会议的惯例,如有很知名的科学家参加,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科学家参加人,提高会议水平;有些得到邀请的报告人认为先公布是个荣誉等。

  我认为,Carter等人根据一份不全的名单发起如此大的运动是没有基础的!事后,我去信问Carter29日我就写信给大家,包括您,让大家推荐女科学家。既然在第一时间发现了临时名单没有考虑女性,为什么不先与大会组委会联系?毕竟到开会有一年零四个月,搞抵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她给我回信说:她在普林斯顿做的是超过两份全时的工作,没有时间帮你找合适的报告人。Carter教授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我很不理解,这么忙、这么高地位的一位著名学者,如果真是为了提高女科学家的地位,怎么做事会这么不负责任。并且,我们刚刚在网上公布这份部分报告人名单,她们就注意到了,在不到两天时间内就策划了如此浩大的政治运动?后来有一次,与美国化学会的来访者谈起这件事,还是在美国工作的、了解美国文化的人反应快,马上就告诉我:就是因为你先写信让大家推荐女科学家,就提醒了人家是不是目前没有请女的?然后一看,果然没有,就抓住你。怪我太天真了,总是想如何办好事情,而别人总是想到怎么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时间上讲确实有可能:29日发出第一批邀请信,同时让大家推荐更多的报告人,特别是女科学家;213日公布已接受邀请的名单,215日发起抵制运动。当然我不认为这么一位大科学家真的会这么去做事,但是确实,在美国这样的自由社会,只要游戏规则允许、不违法,这么做确实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几乎所有遇见的熟人都告诉我,不必在意这次抵制事件。有的朋友说,搞这种事情,就是典型的美国霸权的做法,他们总是教训、指责别人。但这次确实是太武断、太无端了。我一直感到很冤枉:毕竟我是在多个场合下特别注重女性科学家地位的。我并不认为是中国的价值观就比美国差,实际上,在中国,女性工作的比例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接受不了的是明明是我先着重提请大家多推荐女性报告人,怎么就会由于“歧视女性”而在遭到之后的全球抵制?中国人通常都会以男女平等的观点来做事,即做事最重要,性别不是考虑的因素。在美国,经常需要特别照顾非洲裔或女性,这在一定的意义下,照顾才是“看不起”。

前面讲到IAQMS院长出面承担了所有责任,并保证最终的名单会是平衡的。但是,这三人并不罢休,又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我得在会议网站和她们发布抵制信的网上公开道歉,道歉信得由她们先审核;第二,剩下的所有报告位置必须全留给女性;第三,24小时之内拟出邀请名单,征得她们同意后立即发出去;第四,等到所有的应邀者接受邀请后,网上公布名单,她们才撤销抵制信。大会组委会一致认为这是无理取闹,可以不予理睬。但是,IAQMS的执行局(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司库和成员)对此要求非常认真,5位紧急磋商之后,以执行局的决定发信给我;要求:第一,在会议网上道歉;第二,尽快给出一份邀请女性报告人的名单,使得最终有7位女性(此前已经邀请了两位,所以需再邀请5位),名单由执行局和Carter教授审核;第三,这五位接受邀请之后,抵制会议的运动才结束;第四,如果还有报告名额,暂时不要启动新的邀请,等7月份IAQMS大会之后再说。由于国际量化大会是IAQMS的旗舰会议,出于对执行局的尊重,我一一按要求做了。目前,新的名单已经公布,33位报告人中有7位女科学家。我简单地做了个统计,前三届大会共有102位报告人,其中女性是10位。目前,IAQMS当选的院士有110位,其中女性4位。

当然,我从一开始就不认为抵制运动会真的影响明年6月的会议。但是,冷静地想一想,遭到抵制也未必不是好事:首先,这次事件提醒了大家,提高女科学家的地位确实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在杰出科学家群体中,女性的比例是很低的。我简单地做了个统计,前三届大会共有102位报告人,其中女性是10位。目前,IAQMS的院士有110位,其中女性只有4位;其次,量子化学毕竟只是化学中的一个分支,国际大会能得到这么广泛的关注是任何广告都做不到的,并且,在所有的媒体中,无论是我的姓名,还是会议名称,或者是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的全称,没有一个拼错的!非常难得,可见记者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尽管事情并没有落到西方记者们所期盼的结论“中国社会落后,妇女受到歧视”。至少,向我本人表达的是抱不平远远多于指责。

我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做事方式,就无需理会外面的杂音。谁爱抵制,就抵制去吧。我坚信,2015年的国际量子化学大会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功!同时,也欢迎广大的理论计算化学工作者来参加这次盛会!毕竟是第一次在中国开。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54354-775354.html


5 郭向云 曹聪 戴德昌 孙长庆 郑庆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