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以阶级斗争为纲”旗号下进行的教育所导致的恶果

已有 7658 次阅读 2014-3-17 03:3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最近一期的《南方周末》再一次报道了与宋彬彬有关的事情,也采访了当年女附中被打致死的卞仲耘校长的丈夫。文中反复提及,真正打人的凶手至今都没有被点出名来,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过,卞校长被打致死发生在85日,是在8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之前。或者说,女附中打人的学生似乎并不是有组织的红卫兵。

1966年的8月,被称为“红色恐怖”的8月。真正的恐怖潮是在826日之后发生的。据《南方周末》这次报道说,当年的有关档案揭示,那之后的一个月里,北京市共有1772个人被打致死。海淀区有一天被打死68人,朝阳区有一天被打死70人。最惨的是大兴,那一个月里被打死300多人。很多地富家庭被灭门,年龄最小的只有38天。看到这些数字,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不能否认,发生这样的事情,在文革前所进行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这种教育不仅反复提到过去剥削阶级分子如何罪大恶极,也反复提到今天他们仍然贼心不死,妄想变天。各类文艺作品也都是参与这样的教育活动。所以,在当年的孩子们的心目中,凡是地主富农资本家都是凶神恶煞、青面獠牙的样子。而且这些人都被冠以阶级敌人的帽子。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当未成年的学生们听说谁是地主,谁是富农,谁是资本家之后,一定就会认定这就是个坏人,就是我们的阶级敌人,打死他们没有什么过错。这样的阶级教育完全不讲法制,不讲理性,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之一。

但是,当学生们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发现所受到的这样的教育与实际情况多少都有点出入之后,不仅他们很困惑,连老师们也很困惑。比如,有个学生是农村来的,他就说,他们那儿的地主就没有那么恶劣,农忙收麦子时,给长短工们做好吃的,有炖肉,有烙饼。学生跟老师一说这样的情况,老师真眨巴眼,停了半晌,没说出来一句话,最后只问了一句:他是哪个村、哪个店的?

当年的阶级教育,反映煤矿工人悲惨生活的案例也很多。今天来看,其中有些也是实情,并无多少虚假。可是当年在煤矿干过活的老工人说,我们吃的都是烙饼卷肉,吃的样子跟吹小喇叭似的。这也许也是实情,但是让孩子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这怎么跟报纸上说的不一样?其实,煤矿工人工作条件确实很艰苦,也很危险。但真正在煤矿劳动而受到非人待遇的,只是在日本占领的沦陷区内。日本鬼了以中国人命来换煤,那自然是很残忍的。但中国的煤老板为了让工人给他好好干活,当然要好吃好喝好待遇了,这也是为了自己赚大钱嘛。

正是这种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的宣传,让孩子们确实也产生或一些疑惑。但是从整个大形势下,这些疑惑还是抵挡不了那些“正面”教育的影响和威力。卞校长既不是地主富农,也不是资本家,但是她被扣上忠实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帽子,她就变成了一个恶人,一个丑人,一个坏人。再加上当年学校里一个别有用心的成年人的造谣挑拨,这帮孩子就一窝蜂地冲了上去。当时任何一个谎言谣言都有可能导致这样的严重后果。没有人去核实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是在说谎,没有人去核实这些抱有个人私利目的的人所说的话是不是事实。孩子们很单纯,只要有人敢说,他们就没有怀疑地相信。悲剧都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由这诸多因素搅和在一起时发生的。

可是,那个成年人的造谣挑拨,却没有受到任何法律的追究。文革结束后不久,北京市当年的公安机关认为,这种谣言不具备故意杀人的性质,所以对造谣者就没有做任何惩罚。而现在,似乎社会上只把这些当年的孩子当成杀人凶手,而没有追究这个挑事的坏人(这个成年人真真正正才是坏人),对于卞校长,对于当年的不管参与了打人还是没参与打人的孩子们,都有点不公平。这个坏人,当年对卞校长提出过一些无理的要求,被拒绝了。她就心怀不满,借机报复,挑动学生做下了她们本不该做下的错事。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旗号下所进行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主观主义加形而上学。它只拿现实中的某一类现象以偏概全,缺乏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这种教育的总体结果是失败的,是有害的。不仅如此,这种教育也导致对大量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的歧视与伤害。他们中有的人成绩再好,也注定上不了好的高中,更上不了大学。那时,每年大学招生结束后,媒体都要报道有多少工农子弟考上了大学,工农子弟进入大学的比例是多少,而且是逐年增高。这就意味着有些很优秀的青年,就是因为不是工农子弟而被拒在大学校门之外。他们心灵中遭受的伤害,有多么严重,不是那个群体的人是体会不到的。而有些青少年,只是因为自己家庭出身于劳动人民或者干部家庭,就得意洋洋,就自以为是,有盲目的优越感。

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及在此指导下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极大地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斗争学说,是严重缺乏科学依据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的划分简单化、庸俗化、凝固化,是不折不扣的形而上学。而阶级的划分是非常复杂的。简单说来,某个阶级的存在,可能是很清晰的,但要把哪个人划归哪个阶级,则要复杂得多。一个人本身就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的。硬性地把某个人划归某个阶级,实际上就是用这个阶级的各种属性一概毫无保留地强加在这个人身上,而这种强加是一定要出问题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776585.html

上一篇:跑步,去跑步
下一篇:国家运动员去了工厂

7 魏东平 吕喆 尤明庆 蔡小宁 蒋迅 Majorite JIAN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