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研究生要招合适的,而不是招优秀的 精选

已有 12876 次阅读 2014-3-22 10:41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考研, 素质, 研究生复试

研究生要招合适的,而不是招优秀的

(王德华)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问题。研究生不招优秀的?那不是胡来吗?

何为优秀的学生?考分高就是优秀学生啊,出身好就是优秀学生啊,这样说也有问题。如果说考分高就是优秀学生,那为什么对所谓的“考研基地”的学生有那么多看法?考分高不算优秀,那考分低就优秀了?

那什么样的学生才是优秀的?素质高的学生可说是优秀的学生。

何为素质?这也是很难定量的事情。凭直觉吧。

 

所以,我说招研究生,要招最合适的,而不是招最优秀的。

什么是最合适的?在当今考研体制下,做到也不容易。所谓合适,至少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研究集体的,适合自己课题发展的,适合培养目标的....

所以所谓合适,可以有很多方面:

与导师之间,与研究集体成员之间,与所研究的课题之间,与培养的目标之间,等等很多方面,都需要相匹配。

新人进来,是新鲜血液,带来的是生机,是朝气,是智慧,而不是麻烦。新人,要么是把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集体带动起来,要么融进这个朝气蓬勃的集体。既然是一分子,就要有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借助集体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师生在一起三年、五年,应该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值得回忆的时光,而不是相互折磨、痛苦不堪的一段经历。同学之间,也是这样,如果几年下来,勾心斗角,相互猜疑,相互拆台。这样的集体,不可能有发展,在这样的集体里,跟噩梦一样,度日如年。大好青春时光,浪费在这样的集体里,实在是人生中的不幸和悲哀。

所以,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很困难的。

作为导师,如果自己不喜欢做监工,不喜欢催促学生,那么应该选择自控能力强的学生,主动性强的学生,独立性强的学生,计划性强的学生。作为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自己的自控能力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时间,没有计划性,喜欢随意,那么应该选择严厉的导师,精力充沛的导师,年富力强的导师。适合自己的,就是合适的。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和谐呢?靠运气吧。这个时候,导师和考生都应该睁大眼睛,仔仔细细看看对方,认认真真认识对方。

师生,真是一种缘分的。从相遇、相识,如果做到相知,相敬,就能够续缘。

如果做不到,缘分就尽了。

 

前几天我在国科大的青年导师培训班上说,如果一个学生有能力发CNS文章,师生之间就是性格不合,相互之间怎么都不协调,怎么看都不顺眼,这样相互折磨的日子要经历3年、5年,甚至更长,太恐怖了,我的身体状况恐怕等不到那篇CNS文章了。关键是,如果师生之间不协调,恐怕会耽误了一位有发展前景的好学生,那就是一种罪过。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是学生的一种幸运。我们知道,一般有天赋的学生,往往是很有个性的。

不管是导师幸运,还是学生不幸,研究生要有能力达到培养单位所规定的毕业要求。这是最最起码的。连毕业要求都达不到,什么都谈不上了。到那个时候,不管是导师,还是学生,你还觉得是最合适的吗?还是最优秀的?

 

做到生活快乐,顺利毕业,是很艰难的事情吗?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57-778170.html

上一篇:访谈:如何准备和参加研究生复试?
下一篇:挡不住的春

55 虞左俊 戎可 曹俊兴 彭真明 王春艳 喻海良 张海霞 温世正 唐凌峰 张鹏举 吕喆 魏武 罗德海 武夷山 曹聪 曹墨源 朱教君 韦玉程 刘全生 李宇斌 赵婧 刘伟 张红光 朱朝东 刘淼 董侠 李志俊 崔祚 徐大彬 罗利 李学宽 魏国 陆俊茜 赵鹏 赵星 于谨磊 唐常杰 徐萌萌 钱磊 蒋永华 杨金波 吴锦宇 yghhgy changtg Kaji blackrain007 wangqinling biofans 者仁王 zgg hainanchen lan6603 xiexmbs xqhuang xiangyu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