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今天的医学“病”得不轻

已有 2495 次阅读 2014-3-24 09:2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科学, 医学病了, 人性纠治

2007年秋的某一天,发生了两件事,让我深受震动,面对着许多求诊的患者,我的内心深深地被刺伤,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医学,本身病了!”

科学卫星和发烧村妇

那天,正好我上门诊,在去门诊的车上,广播早新闻里说:昨天某著名大医院80年周年庆,不仅上海重要领导悉数到场祝贺,且在医学科学领域上放了一个成功的“卫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他们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做了三脏器移植,且大获成功。我当时也很感慨和高兴!然而,就在坐下门诊后不久,有一个农村小伙子来求救——安徽安庆农村来的夫妻俩,结婚不久,打工谋生;妻子3个月前消瘦、无名发热、胃脘痛,当地医院确诊为胃淋巴癌,来上海求治,就住在那家著名的放了科学世界卫星的医院,住院至今已五十多天了,花费近2万,还在检查中,还未进行起码的退热治疗。求助的小伙泪流满面,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而更为麻烦的是,他们所有的积蓄两万元已用完,正规治疗还未开始,他哭着说:“看着妻子天天瘦下去,不知下一步怎么办?我真想抱着她一块儿了结算了。”诊疗室里的病人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当然,充满着同情与愤恨。

也许,相对于不下200万——300万的多脏移植费用而言,区区两万元钱算什么?相对于为国争光的科学上放“卫星”,一个村妇的发烧又算什么?……我们可就此作出许多比照。

然而,给这村妇的控制发热症状病不困难,举手之劳。在我们中西医结合下,很快就达到了效果。而烧的控制也不太会影响诊断过程。问题只是在于观念和意识问题——医学之“道”的问题:医院究竟首先关心的是平民百姓的痛苦、健康、感受呢(或者说人性及其呵护),还是科学问题?或者必须同时兼顾?一句话:这类典型事例发生在同一医院,且后一种情况绝非罕见,那只能说这种医学(医疗)是科学上的成功、人性上的失败!这也是今天社会大众对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发达的医疗敬而远之,不太能接受(或者医疗与社会冲突频发)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今天的医学,她本身病了!若我们回归医学本旨,并不难看出她自身出了问题!只不过医界人士对此忌讳莫深而已。

科学概率与人性纠治

笔者对近20年前的一案例耿耿于怀:一对中年夫妻前来求诊,丈夫是个晚期肝癌患者。来时其神情沮丧,眼眶通红;妻子则啼哭不止。他们刚刚挂了个名专家号,专家看了片子,说最多两个月时间了,治疗没有意义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别再费心治疗了。说完,拂手让他们退下。顿时,夫妇俩相拥痛哭……也许,这位专家没有说错,从“科学”统计概率来说,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非常有限,90%在三个月以内。但在这种重视概率的科学性同时,似乎又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人性。这个病人后在病友的劝说下,找到了我们,通过中医调治,有一定生存质量地活了近两年。这不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既然医学本身病了,那就要开方治疗!但这方子太大了,一个人看不透,一篇短文也承载不了。在此,我们只想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试着做些局部调整,尔后陆陆续续在本博做一些讨论。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00-778692.html

上一篇:春季的饮食要则——清除里热
下一篇:医改所必须的核心价值观

3 王树松 郑永军 焦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