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艺术家的数学 精选

已有 7661 次阅读 2014-3-26 08:47 |个人分类:数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前些时候读Penrose,听他回忆了与Escher的渊源。以前知道Escher的《瀑布》《升与降》是根据老彭的不可能三角形创作的,彭老自己却说,他的不可能三角棒(tri-bar)却是从Escher那儿来的(http://discover.coverleaf.com/discovermagazine/200909/?pg=58#pg58)。

 

Penrose在剑桥读研究生时,去阿姆斯特丹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从一个熟悉的演讲者那儿看见了Escher的《夜与昼》(Day and Night),是鸟儿朝相反的方向飞,一边是白天,一边是黑夜。他问画从哪儿来的,人家告诉他,正巧有一个Escher的画展。他去看了,惊呆了,was very taken by these very weird and wonderful things that I’d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于是想自己也画点儿不可能的东西,结果就是他的三角棒(tri-bar)。他把画拿给父亲,父亲也造了几样不可能的玩意儿,然后一起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还感谢了Escher



 

Escher看过文章后,借用了两样。根据三角棒画了《瀑布》,根据不可能楼梯画了《升与降》(Ascending and Descending)。老彭见过Escher,请他玩儿“拼图”(tiles)游戏。Escher解决了老彭的jigsaw puzzle,创作了老彭认为是他最后杰作的“Ghosts”(作品137号,1971)。(这幅画似乎远不如其他作品那么普及,我就没在网上找到高清的图片。)

 


最早见Escher的画是在《GEB——一条永恒的金带》(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向未来丛书之一),作者D.HofstadterEscher的画与Bach的音乐和Gödel的数学串在一根藤上(商务印书馆出版全译本时,将GEB音译为“集异璧”,我大大地不喜欢),也令我惊呆且神往。当然,现在对绘画与音乐与数学的关系,有了自己的感觉,不跟GEB走了。

 

其实,Escher在1948年画的Drawing Hands,比老彭幻想的不可能三角怪圈更有意思——在高维的情形,那个怪圈是可以实现的;而那两只手,在任何时空都是在画怪圈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992-779250.html

上一篇:数学是永恒的
下一篇:坝坝舞研究生与读书

26 王春艳 陆俊茜 李学宽 陈小润 武夷山 唐凌峰 张能立 李志军 蒋迅 余昕 陈湘明 梁进 吉宗祥 强涛 罗会仟 喻海良 庄世宇 钟炳 蔡庆华 孟津 鲍海飞 刘淼 李笑月 张云 anran123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