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能‘半隐’在大学校园中吗?

已有 3566 次阅读 2014-4-13 08: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学, 校园, 教授, 隐士

        ‘小隐于林,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这是与一位搞社会科学的朋友散步时,第一次听他说这句话,当然是N年前的事了。

       小隐都不好做,大隐更难了。

       隐有一个基本条件,必须能够养活自己。如果在山里,要有一个地方,收获的东西及其他收入能够养活自己。这是一个最最基本的条件。所以隐士也不是随便就能做的。

       生活在校园中做大学教师,能够‘隐’吗?

       全隐非常难,半隐还是可以的。

       做好自己的教学、科研、带研究生等工作,别染指想进入官场,别想在校内走得通人脉广,别想得额外好处,少关注校内的官场甚至八卦新闻。

       做工作时认真负责,工作之余在家看书或在实验室静静地做实验,指导学生,写申请书,看资料,写论文,喝喝茶或咖啡。学校的事情知道得多不如知道得少(隐在山林的目的之一)。

       如果静下心来,多看点资料,认真写好申请书交上去,也不需要找人打电话照顾课题,即使有少量命中也够你养活自己的科研了,再象隐士们一样花钱少点,也活得挺好的。

      如果真有隐的素质,刚开始可能让人看不起,时间长了,别人经常开会、喝酒、侃大山,而你没有这些事,深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说不定因为你的创新点好申请书写得好,课题还是‘自动找上门’,论文质量高期刊愿意登,论文质量高及数量不少,职称也挡不住,但有可能会晚点点。不过,你不会太在意这些的。

      特别是到年纪大的时候,静与隐已经让自己‘功夫了得’。有时候一些东西不给你,别人也难以得到甚至不敢得到,因为在关键指标上,你比别人高一截,如果颠覆,天理难容!

     这样的人经常是‘只知其名,不见其人’。

     隐不等于不好好工作,隐不等于不结交朋友!当然这种朋友数量不一定多,但非常谈得来。

      我见过这样的人,尽管不是全隐,但完全算得上‘半隐’。学问做得好,写了不少学术著作而且内容还不‘俗’,名气也不小,就是很少见到他本人。因为是搞社会科学的,所以家就是他的办公室。

     做隐士,从记载上来看,一般都不会是毛头小伙子,一般都是有些基础及社会经历的人。

     其实这种人过的是半仙生活!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177-784418.html

上一篇:享受孤独--知识分子的基本功
下一篇:科学网写博客的‘最高境界’

25 郑小康 李宇斌 王加升 郑永军 张忆文 赵紫辉 赵美娣 陈楷翰 戴小华 刘建兴 张骥 罗德海 季丹 李学宽 刘庆宽 韦玉程 李方和 邹斌 孙学军 zzjtcm biofans jimiyg wangqinling XuexingLu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