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为什么说生态农业是高效的?

已有 3535 次阅读 2014-4-17 11:20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生态农业, 和谐, 环境保护, 高效, 健康保护

为什么说生态农业是高效的?

蒋高明

 

这里我们所指的生态农业是,完全不用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添加剂和转基因(六不用),和仅使用少量化肥而其它五项要素的技术(五不用),相当于国家认证的有机和绿色标准,或略高于其标准。

 

这样的生态农业,如果在全国局部开展起来,其效益是很高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是经济效益高,农民愿意从事农业。当前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的最大障碍是谷贱伤农。如果按照黄金价格折算,目前的粮食产量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应当在20元左右一斤。遗憾的是,粮食价只有1元一斤,如此低廉的价格,使得农民没有心思向地里多投入劳动,青壮年进城去打工,食品安全无从谈起。当年的食品几乎全部是有机食品,按照今天的有机食品价格出售,则农民的积极性依然会提高。有机食品价格普遍高于普通食品3-5倍,甚至个别产品超过10倍。这样看来,生态农业的附加值是提高的。

 

二是生态环境效益高,是最大的环保工程。由于农民不愿意多投入劳动,转而利用更多的化学物质,加上现有的政策市国家补贴化肥、农药、农膜,那么农民就用非常廉价的成本大量使用这些对土地和人体健康都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工厂生产这些物质造成大量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生态农药,仅保留了少量化肥,那么可倒逼一下化肥厂农药厂农膜厂关闭,而转为从事其他环境破坏小的产业。这样看来,生态农业就是最大的环保工程,是从源头减少工业的点源污染和农业的面源污染,还国人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

 

三是健康效益高,有利于城市消费者远离医药和医院之苦。药食同源,城市消费者用廉价的成本购买食物,那就难以避免健康受损,就要用高价的投入去购买药物。这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得到验证。某些发达国家健康程度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最低线,就是用来购买食品的支出远低于购买药物,前者约11%,后者17%-20%。反观中国,我们也正在步人后尘,当前制药厂和医院生意火爆,就是非常不正常的信号。当前的许多慢性疾病包括癌症,还有性早熟、高血压、糖尿病,是与食物(包括中草药)及其工业化化学化生产过程密不可分的。

 

四是社会效益高,中国村镇成为最有活力的地方,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当前的经济发展,只重视城市,牺牲乡村,使得偌大的中国,人群向大城市集中,而农村衰败萎缩,这是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城乡差距扩大化。其中如果将城市好的要素(教育、卫生、医疗、学校、涉农产业、银行、旅游等等)搬到农村,而不是将农民装进城市,那么中国的居住压力将大为降低,压在普通家庭头上的高房价将率先崩溃。二农民可以住上别墅那样的房子,吃有机食品,在家门口有活干,收入提高,从此告别不人道的“三留守”。

 

五是和谐效益高,从此城乡真正良性互动发展,避免“互相投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后富”。当年发展经济,出发点是好的,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到后富的。遗憾的是,不少先富裕起来的人将钱拿到国外花,带动是外国人。优质安全农产品是健康生命的第一保障,即使对于生活在国外的人,也要考虑消费放心食品。如果先富者带头消费农民辛苦种植的优质农产品,用市场手段鼓励农民用健康环保的技术生产食品,保护生态环境,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后富”。中央政府的涉农资金应当率先向生态农业及其从事者倾斜。农二代及其农业大学生应当积极投入到这种可持续的行业中来,严保优质农产品质量,使得物流与货币流在城乡之间和谐流动,带动生态就业。

 

生态农业效益这么高为什么没有开展起来呢?其中有技术,资金,政策因素在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现在已具备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建议国家从中国6亿亩低产田开展做起来,带动60亿亩草原保护,既不影响现有的粮食供应格局,还潜在将耕地质量提高,低产田可变中产田,甚至高产田。利用市场和政策机制,科学解决中国人吃得饱和吃得好的问题,健康发展城镇化。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785763.html

上一篇:发展生态农业不会导致粮食减产
下一篇:雾霾是不合理人为活动的结果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