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论老师在工作场合的着装规范

已有 4730 次阅读 2014-4-23 11:53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李小文, 院士, 遥感, 老师, 赤脚

不知李院士在国外参加会议、给学生讲座或者被师长、领导接见时是否也如此率真式穿戴?是否会赤脚穿布鞋会客?还是仅在中科院大学为学生讲座时如此穿戴?


好像国外一般把着装、仪表规范看做是对别人的尊重。


对比下文与朋友会面时的着装,可见院士对于不同场合的着装还是有分寸的,当然那天穿了什么鞋是看不到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787390.html

 

不知媒体所发照片来源于学生手机拍摄还是媒体专门拍摄?

如果是学生拍摄流传于网上,其动机何在?是赞扬李院士平易近人、率性而为,还是认为该老师在课堂上的着装有些随便?

如果是媒体专门拍摄并推手报道此事,用意何在?或许是想以李院士的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反衬其他院士着装雍拥华贵、待人高高在上吧?


追求自由、率真是人之天性,倘若老师们在课堂上都如此着装面对学生,学生们会怎样想?


如果他不是院士,而是一般老师,如此穿着上讲台,大家会怎么评论呢?

为何院士赤脚布鞋、跷二郎腿给学生上课是美谈、个性、率真,而一般老师就可能被认为行为不检点和不为人师表呢?


院士赤脚布鞋对大众可能是新鲜事,对科研人员应该见怪不不怪才是。

越是有修养、有学问的人,越是不修边幅,赤脚、布鞋、布袋、自行车是常态,见得多就习惯了,并认为是常识了。


把正常的事情当做不正常(院士不奢侈),把不正常的事情当做正常(面对国内学生不修边幅),还通过门户媒体大加美化,这个社会是不是真的有病、不正常了?


很有意思的是,科学网上评论意见几乎都一边倒,空前统一,这还是不多见的。


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4-04/02/content_1397746.htm

电子科技大:以重金作厚礼挖来中科院院士


昨日上午8时,穿着一件黑色休闲夹克的李院士前往电子科大自动化工程学院报到。在自动化工程学院4楼,校方为李院士准备了一间50余平方米、宽敞简洁的办公室。一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李小文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装修风格很明快,也比较安静。”

  礼遇  一幢别墅价值百万

   在该校博士楼和青年专家楼中间,有4幢漂亮的3层小楼。这就是科大专为院士修建的别墅,每套造价近百万元,建筑面积达330平方米。“这就是李院士的新家,”几名工作人员正在24栋A楼打扫清洁、摆放家具。小楼室内开关是大面板、防静电漏电的,楼道、走廊等处的电灯都是声光控两用的,这样的“贴心”设计在小楼中随处可见,目的是为了让院士及家属生活得更舒适。  


   豪掷亿元请50高人

   李小文回归母校是电子科技大学实施“杰出人才工程”的一部分,据该校领导透露,学校拟在4年时间内投资1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引进杰出人才50名。

   电子科大引进的人才分为三个层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吸引杰出人才,电子科大从提供住所、科研经费、研究条件及环境、安排配偶或子女工作等入手,为人才配置“全副武装”,解决后顾之忧。

   该校引进的两院院士不仅可享受330平方米、全装修的院士别墅一幢,还可获得一次性安家费20万元人民币,而其科研资助及人才梯队建设费将不少于300万元。



http://news.163.com/14/0429/08/9R010AMT00011229.html

2005年,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两份工作、两份工资!)

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当时有个口号是“要把北师大办成国际一流大学”,他问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开会,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打扰值班人员休息。拥有钥匙也是院士特权!为何不全院师生每人一把钥匙?)

后来,李小文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作为其中的首席科学家,忙到2011年,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项目多,做不过来可以不做啊!申请项目是自愿的。国外单位还要审核教师的项目投入总时间。每个人的精力有限。)

对于这次住院,谢云觉得是李小文太不关心自己。他的两个女儿在国外读书,妻子也在国外,独自在家,没有严格的作息规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就行。(典型的裸官!)

在谢云印象里,李小文此前还住过一次院,医生诊断结果是营养不良,“这个年代了,院士还能得营养不良。”(院士、教授等高知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限!别人伺候惯了?)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赌。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

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不知哪本教科书规定:太阳只能正东正西运行!遥感泰斗竟然不懂天体物理?好像地理系第一门专业课就是《地球概论》!)


2009年,地质学家嵇少丞在网上发帖,帮一名羌族妇女找工作,李小文看见后,帮她在成都一所学校的人事部门找到一个岗位,只是因为妇女不想离开北川,最后才没成行。(看来院士出面给人找个工作很容易)

谢云做过几年副院长,李小文总叫他“谢院长”,谢云听着别扭,和李小文商量能不能叫自己“谢老师”,李小文不同意,“你不是我的老师,我不能这么叫。”(呵呵,竟然想当院士的老师?也许李院士心里更愿意称呼他“小谢”?)


以上评论无意针对李院士本人本事,只是感觉媒体太习惯这样美化伟人了,文风和写作方式该改了!


现在的群众已经不是30年前的思想了!

 

难得的一个好人却,被媒体给忽悠瘸了,可惜啊!

 


http://wei.sohu.com/20140422/n398686660.shtml?pvid=tc_news&a=&b=%22%E7%A5%9E%E4%BA%BA%E9%99%A2%E5%A3%AB%22%EF%BC%9A%E5%85%89%E8%84%9A%E7%A9%BF%E5%B8%83%E9%9E%8B%E5%81%9A%E6%8A%A5%E5%91%8A(%E5%9B%BE)

中科院院士光脚穿布鞋做报告 网友:太有范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788052.html

此文在搜狐还被编辑推荐。之后,我就想,要是北美哪个大学教授这样教课,照片被学生发到公共网络,网友是批评多还是赞扬多?想想我都有些害怕,好像北美的大学教授(那里不兴亮院士牌子”都是站着上课的(有时短暂坐到讲台上继续讲的也有),讲课要充满激情的,要比划做手势的,要写黑板的,不能翘着个二郎腿照稿念的。至少,我本人已经23年的教授生涯都是这样过的。而且,教授的着装也不能太随便的,至少我本人没有穿过西装短裤与光脚拖鞋进课堂的, 否则被学生投诉unprofessional就不好了。中西方文化差别挺大的,中国人讲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电视剧里哪个功夫卓越的老道不是貌不惊人、服装简朴。西方社会强调:professional即专业人士必须要有专业人士的样子,其中包括着装与仪表。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1711-787726.html

上一篇:南水北调是福是祸?--看不懂的水价:供水越多,价格越高?
下一篇:汽车限牌限购类似计划生育强制人口数量控制,是计划经济的后遗症

7 赵斌 刘洋 蔣勁松 侯成亚 chenhuansheng Majorite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