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osure & centu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osure Curiosity-driven research is the ultimate source of science

博文

已有 2507 次阅读 2014-4-25 21:21 |个人分类:who am I?|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序:


这个词从三周前的周四开始,一直不停的萦绕在我脑海里,与工作的内容缠绕在一起,我也一直考虑是否写出来,让自己的思绪条理些。

但一直犹豫,觉得已经很忙碌了,如果它能在我头脑中去掉,就不用再浪费时间,特别是在最近1周,家里,工作很忙,很久没有的开夜车毛病又开始有死灰复燃的苗头。


今天下午,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给自己的大脑清理一下,抽出一点时间写一下我对这个词的感受。


正:


准确的讲,是家中宝宝让我不停的联想起这个词;半岁多的孩子,出奇的懂事,好像很多大人的心思都能猜懂似的。因为需要做一个治疗,从开始商量是否做?如何做?到一步步的实施,上周四治疗正式开始。


上周五天气出奇的好,太阳暖融融的,带着孩子去河边遛弯,孩子坐在小车子上,玩累了,在中午太阳的沐浴下,甜甜的睡着了。我和lp大人坐在长椅上看着她,难得的享受一下,心里却无缘的有些酸涩.........


这周孩子夜里睡的不好,因为是头部,担心万一注意不到,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lp大人累的不行,我晚上抱着宝宝哄她睡下,再醒,再睡...........;人有些疲惫。


于是想到自己小时候的,想的很多很多,并且越来越清晰,清晰的头都有些疼..........


家是什么? 不同的人不同的定义,于我而言,在医院的一个小册子上看到的一段话,让我记忆很深刻,或许能描述我对家的看法


....we all need a home-an environment where we can live happily and share with those we love most in the world........


环境,快乐, 与最爱的人在一起三个关键字中,我目前都拥有,但为什么我还感觉不快乐呢? 无病呻吟,还是内心焦虑和压力的种子一直在蠢蠢欲动,总想再生根发芽..........


我们这一代人(至少我周围与我一起长大的孩子)受到的教育,绝对是正统的,无论对自己,对朋友,对家人,还是对国家...........;刻下的烙印到底多深刻,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无论外在的时候如何表现与掩饰...


那什么原因让我们在不长的20年成长过程中,变的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呢? ??


感触:


1.我读研究生就算很晚很晚的了,但前两天linkin上一位当初认识的老师,庆祝他从事.....xx年;我恍惚觉得认识他就在前几天一样,蹩脚的日式英语,胖胖的和蔼的脸,.............,认真一想,已经认识和交往10年了; 类似的人,类似的事不少,真不敢让自己思绪的野马乱跑乱撞,如蛛网一般........; 5年计划还能做多久?


2.社会的自然、人文东西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中,生活中一些约束自己的条框被周围的环境腐蚀、改变,随着时间的累加,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变成了完全不同的规则和准则。


3.是不是人年龄增长到一定以后,都会不羡慕gm,只羡慕安静和平和呢? 这是个坏的兆头的开始,还是真的开始熟透了的表现呢? 为了让宝宝有一个积极的活波的性格,看来需要学习一些新生事物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5-788638.html

上一篇:喜欢真好
下一篇:宝宝的六一节

1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