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想起了那盏灯

已有 2206 次阅读 2014-4-29 10:40 |个人分类:文章|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学家, 爱迪生, 加利福尼亚, 天安门广场, 阿道夫


国庆节的夜晚,从天安门广场走过,彩光辉映,灯火通明,相信此时全国各大城市都会被装点得如此辉煌吧!看到这宛如白昼的场景,不禁想到了一盏孤灯。

 

是在网上读到的消息,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报道,6月18日,在加利福尼亚一个消防站里,一只全球最古老的依然持续发光的灯泡迎来了第110岁生日,刷新了它保持的世界纪录。

 

百年灯泡委员会的主席说,这是一个60瓦的灯泡,但其实际功率只有4瓦,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会一直亮着……他们已经遍请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来参观这个灯泡,给出合理的解释。

 

这个灯泡是由一位名叫阿道夫-沙耶的人设计的,他曾经与爱迪生比赛,看谁能制造出镇上最好的灯泡。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少有些惊讶,我以前从未听说过阿道夫·沙耶这个名字,也不知道他1901年制造出的那只一直亮到今天的灯泡。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值得人们去观察去探究。

 

有些问题我一时也没想明白,灯泡可以持续亮100多年,说明供电也持续了同样的时间,几年十几年尚可,几十年上百年电源不断,也不是容易做到的。文中说:“这是一个60瓦的灯泡,但其功率仅为4瓦。”不知道是我的理解有误,还是这句话有问题,60瓦的灯泡,功率就应是60瓦,若功率仅为4瓦,就应是4瓦的灯泡。瓦不是功率的单位吗?

 

但无论怎样,在那个年代,创造出这样一只灯泡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不知为什么沙耶后来就无声无息了,他制造这支灯泡的全部就是要与爱迪生一赌输赢吗?爱迪生发明的灯泡能亮多少年,没见到有人提起,但后人在爱迪生发明的基础上,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电灯技术与百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人类的生活被改变,完全告别了披星戴月、烛光火把、囊萤照读的黑暗中取光方式。

 

当人们享受着万家灯火、霓虹闪烁、火树银花、不夜街城的现代生活时,不会再去追问第一只灯泡的诞生经历了。在人类社会演变的历史长河中,科技在持续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物竞天择,此息彼生,在人类智慧的演绎下,最初的成果也会变得面目全非。

 

变化是进步,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爱迪生身后涌现出的千姿百态的各式灯具见证了这一点。这种持续性的变化虽源于早期的创新火种,但已远远超越了其原始初态。爱迪生的身后有无数创造者的融入,有广泛的需求推动,开放的创新环境与市场应用的结合产生了不懈的持久动力,使人们享受到了如今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璀璨灯光。

 

沙耶那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灯泡呢?仅从其持久性而言,或许胜过爱迪生一筹,毕竟传承了如此久远。但百年时光过去了,原态依然,微光依旧,除了文物价值,观赏价值,究竟还留下了什么实际意义呢?科学家或粉丝们尽管可以去观察、去评价,从技术、质量等方面给出合理的解释,但从实用性的角度,则难以找到这110年前开始点亮的灯光对当今的技术变化所具有的现实价值了。

 

我相信开放、交融的世界,相信创新与进步的历史趋势,更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演变规律。从这一角度看,爱迪生的创造是成功的,他赢得更完美、更彻底,更有价值。



(原文写于2011-10-10 22:42:32 新浪博客)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10230-789694.html

上一篇:秋游呼伦贝尔
下一篇:李娜摘金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