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森林可持续经营;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立地造林;沙漠化防治;抗旱保水造林;油松经营;经济林有机栽培;全生态经营;数学生态学;近自然林业

博文

爱多收;冻害;风雪灾害;林业低温减灾实用技术;雨雪冰冻

已有 6428 次阅读 2014-5-6 19:58 |个人分类:冻害及风雪灾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冰雪灾害, 冻害防治, 爱多收, 风雪灾害,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

高效无公害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多收

爱多收水剂是日本旭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1953年发明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曾在日本等10个国家取得专利,并作为无公害生物化学农药在美国国家环保局获得注册,出口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分及机理:1.8%爱多收水剂主要成分是复硝酚钠,该产品最初是人体用药,在医学上具有造血、杀菌和活化细胞的功效,后来转为农业生产用药。其作用机理是能迅速渗入植物体内,促进细胞质环流,提高流速10%~15%,赋予细胞以活力。能及时有效地把营养物质输送到植物所需的部位,对作物的发芽、发根、生长结实、增强抗逆性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功效,是一种无毒、无公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使用范围:爱多收广泛应用于林业、果树、粮油、蔬菜、花卉、食用菌、以及其它经济作物,也适用于植物的各个生育时期。

使用时期及功效:爱多收作为种子处理或苗木插接处理,可提高发芽率、促使发芽整齐,育出健壮的幼苗;苗床期使用可壮根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生长期使用可促进生长发育,调整营养生长,加快生殖生长;花期使用可促进开花整齐,受粉受精良好,提高结实座果率;结果期使用可促进果实膨大,防止落果,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提高果实商品率;当作物遭受水灾、旱灾、冻害、冰雹、药害、虫害之后喷施爱多收有特效,可显著提高作物抗性,大幅减轻灾害损失。

使用方法:可喷雾、浸种、灌根,一般将1.8%爱多收水剂稀释6000倍液使用。也可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叶面肥混用,有增效作用。

①爱多收与杀虫剂混用:可拓宽药谱、增强作物对虫害的抵抗作用,显著减轻植物虫害后遗症状,增强作物本身的抗逆功能,加速作物被害虫危害伤口损伤的愈合、使植株迅速恢复生长。

②爱多收与杀菌剂混用:可拓宽药谱,提高杀菌剂的防效。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活化抗病基因、激发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显著提高杀菌剂的杀菌效果。

③爱多收与除草剂混用:可使作物苗齐、苗壮,增强作物本身的抗逆功能,提高作物使用除草剂的安全系数,把除草剂对作物的有害程度降到最低,并能调节作物生长平衡,达到除草无害、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④爱多收与肥料混用:可增强植物对肥料的利用率,解除肥料之间的拮抗作用,协调营养平衡,显著提高肥效。

⑤注意事项:

A.爱多收可与碱性及弱酸性农药混用。某种农药与爱多收混用的检测方法是:将要加入爱多收溶液的农药先取一小部分溶于水,再慢慢地倒入爱多收溶液中,如爱多收溶液中没有发现沉淀物,溶液仍然保持褐红色,则此农药可以与爱多收混用。

B.爱多收使用浓度过高时(低于1000倍),将会对作物幼芽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C.爱多收可以促进根系对肥料的吸收率,但它绝不是肥料,切勿因使用爱多收而停止必要的施肥。

D.叶面喷洒时应力求均匀。对于表面腊质层厚、不易附着液滴的作物,应先加展着剂再喷施。

 

树木风害(灾)预防及灾后补救措施

1     预防措施

树木的风灾(害),可通过树种、品种选择,造林设计,合理施肥,科学经营等方法加以防范,减少损失。

①品种选择:

例如对于桉树来说,在多风地段或台风多发区,宜选择抗风性较强的尾叶桉(如U6)、树冠稀疏的尾赤桉(如DH201)或尾园桉184。另外,杂交桉中的DH系列,也有一些抗风品种可供选择。总之,选好树种或品种是预防和减轻风灾(害)损失之关键。

②适度稀植:

有些速生树种(如桉树)如果造林密度过大,因其生长快,林分郁闭早,造成树干粗度不够且硬度较小,加之树冠过密,下雨时承雨量加大,很容易造成林木倒伏。故应把造林密度控制在每公顷1050~1200株之间(最大密度不超过每亩110株)。幼林期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林木径生长,适度控制高生长,提高林分的透风系数,以减轻风害。

③科学施肥:

通过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以达到适度控制树冠生长之目的。生长季节前期适当控制N肥施用,防止徒长,合理调整N、P、K比例,增强树干硬度,既节约了营林成本,又能达到良好抗风的效果。

④合理配置:

一般以宽行窄株为原则,行间应东西走向,以更好地发挥边缘效应。在台风地区,行间宜与风害方向垂直。此外,高低混交的复层结构,以及不同树种、品种间的混交,同样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整体抗风性能。

⑤适度修枝:

对树冠较大的树种和品种,种植当年在台风来临前,要适度修剪枝条,降低树冠的承雨量,增加树冠的通透性,辅之以必要的培土措施,可达到良好的抗风效果。

⑥防护林带:

在速丰林的外围或迎风面,选择抗风性较强的树种,营造防风林带,以保护速丰林基地。

2     补救措施

①风倒树木扶正处理:

被台风吹倒的树木,用手顺势慢慢扶正(注意不能用力过猛,否则会再度伤根),从侧边取土填埋固定,一般要求填埋厚度不少于20厘米,并用力压实,使之直立、稳定。树木冠幅较大的,可适当削减枝叶,加桩固定。遭受灾(害)的幼树恢复生长30天左右抽出新梢后应追施复合肥,促进生长。有折断主干或主枝丫的,要在折断处锯平,用新鲜牛屎+黄泥浆搅拌而成的泥浆涂在切口上,既可防治病虫侵染,又可促进伤口愈合。

②风摇树木伤根处理:

树木被台风吹打,摇晃摆动,常在树木根际处留有洞隙。树木歪斜的,首先要扶正树木,有条件时可先对每株树喷洒1~2市斤浓度为200ppm的植物生长素或适当撒些生根粉,再在侧方取土回填洞隙,用力踏实。

③风灾(害)特别严重的情形:

风灾(害)特别严重时,属当年种植的要全部清除,重新种植;对于生长1年以上的萌芽力强的树种(如桉树)实行砍伐后培土的办法,培育萌芽林;对生长1年以上且萌芽更新能力较差的树种,砍伐重新种植。

附:http://www.gnly.gov.cn/bencandy.php?fid=157&id=4229(林业科技专家网上坐堂应诊(3)——桉树灾后重建与恢复技术)

 

林业低温减灾实用技术(节选自:科技部发布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后重建实用技术手册)

一、油茶无性系早实丰产配套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一般可实现3年挂果,6年丰产。10年生林分平均每公顷产油量525-885公斤(高于油茶丰产林国家标准),比实生苗造林提早1-2年结实,增产12倍以上。适用于南方油茶中心产区推广。
(二)技术简介
选用高产无性系;培育2年生嫁接苗;多雨季节造林;适当密植,高矮冠型的品系合理配栽;适时抚育,包括合理施肥,摘顶抹芽等;间作套种。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联系电话:0571-63310174

二、林木优良品种“欧美杨107、108等无性系”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长江流域等地区栽培。
(二)技术简介
树型美观、速生丰产,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平均生长量超过I-69杨40-60%,是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理想的杨树优良无性系。树冠窄,主干通直,分枝角度小,主干与侧枝角度小于45度,侧枝较细,优良干形和冠形增加主干出材率。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大树抗蛀干害虫能力和抗病能力都优于当前生产使用I-214杨和I-69杨。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
联系电话:010-62889613

三、毛竹笋竹两用林丰产培育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采用该技术培育毛竹丰产林,每公顷可产竹笋2250-7500公斤,产竹材15-30吨,比现有竹林产量提高1-3倍。适用于全国毛竹产区。
(二)技术简介
1.劈山抚育。将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劈倒,使其腐烂增加地力。每年1-2次,以7月和8月两次劈山效果最佳。
2.削山垦复。削山即浅翻土壤(10-15厘米),以7-8月进行为佳。垦复即深翻土壤(20-30厘米),以出笋大年的7-9月或冬季进行为宜。35度以上陡坡地则一般不宜削山垦复。注意避免伤及鞭和芽。
3.合理施肥。一般施氮肥、磷肥和钾肥。每公顷施肥量:有机肥30-100吨或速效肥300-400公斤。施肥目的:2-3月催笋,5-6月催鞭,9-10月催芽,11-12月孕笋。
4.留笋养竹和采笋。部分挖掘“伏鞭”和冬笋。保持每公顷立竹量2100-3500株左右,其中1-4度竹(两年为1度)的比例为3:3:3:1。
5.及时钩梢和整枝。通常在9-10月钩梢,在新竹枝条已抽出而尚未展叶时整枝。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联系电话: 0571-63310174

四、光照喷雾扦插育苗装置

(一)功能与用途
可在全光照条件下大批量快速生产各种扦插苗木。
(二)技术简介
与传统扦插育苗技术相比,具有插条来源丰富、生根容易、速度快、成苗率高、育苗周期短、苗木质量好、育苗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林木、果树、花卉和蔬菜等230多种植物扦插繁殖。阔叶树一周左右开始生根,25天左右移栽;针叶树35天左右即可移栽。每台设备每批可扦插育苗5-15万株,生根率在90%以上,一年可扦插3批以上。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
联 系 人:许洋
联系电话:010-62889651

五、轻基质全营养育苗容器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林木快速育苗。
(二)技术简介
与常用纸袋或塑料容器相比,具有透气透水和透根性好,根系发达且与基质、容器结成一体,重质轻、强度高、便于运输,栽植后容器分解无环境污染,苗木质量好、育苗成本低等优点。采用该技术培育苗木,造林成活率比一般裸根苗造林提高15%-20%,而且没有缓苗期。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
联 系 人:许洋
联系电话:010-62889651

六、松树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利用该技术可显著改善苗木质量,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6-46%,并提早1-2年郁闭,适用于全国各地松树造林区。
(二)技术简介
1.利用固体菌剂(pt菌剂)进行大田菌根化育苗。
2.适时切根,切深适度。一般在苗木旺盛生长期进行为宜。以马尾松为例,在7-8月间,当苗高达20厘米、地径0.2厘米、主根长18厘米以后,即可进行切根。不能过早或过迟。切根深度即切根铲进土处的切口距苗床地面的高度,马尾松为7-8厘米,国外松10厘米左右。切根不能过深或过浅。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
联系电话:010-62889688

七、冬季栽培食用菌防寒防冻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冬季栽培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极限最低温度都在3-6℃之间,如果遭遇0℃以下气温,菇棚(房)只要能提高2-3℃的温度就可以减少菌丝的冻伤。菇棚(房)保温、防止菌丝体细胞结冰,避免造成机械损伤是当前食用菌防寒防冻工作的重点。
(二)技术简介
1.清除冰雪,开沟排水。及时清除菇棚(房)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菇棚(房)倒塌。在菇棚(房)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2.立即停止喷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因低温时食用菌菌丝体都进入冬眠状态,喷水容易死亡。
3.加强菇棚(房)保温管理。可以在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挡风防寒;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这样可使菇棚(房)内比外界的温度高3-5℃,基本可以保证维持菌丝的活性。
4.气温稳定回升后,及时向料面喷水,恢复日常管理。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
联系地址: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邮编410128
联 系 人:夏志兰
联系电话:0731-4618175;13507499398

八、减轻果树雪灾害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主要用于减轻多雨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和灾害恢复。
(二)技术简介
1.加强果园的田间管理,做好培土、提早施肥、树体捆扎保温等预防工作;幼年果园,在上述措施基础上,还要采取覆盖稻草保温的措施;育苗圃则要采取全园覆盖稻草和薄膜的保温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夜晚温度低时,可以熏烟防止霜冻危害。
2.对已被大雪覆盖的果园,要尽快采取措施清除树枝上的积雪,防止积雪压劈压断树枝,加重受害程度。在清理积雪时,要注意避免对树体造成二次损伤。有条件的果园,在清除树体、树盘积雪后,应尽快用稻草包扎树干和覆盖树盘来保温;对育苗圃,清除积雪后,要全园覆盖稻草和薄膜。对尚未采摘的晚熟果园,要及时清除果面积雪和薄冰,防止果面冻伤,并尽快组织人力采收,减轻损失。
3.适时适度修剪。对受冻的柑橘树,在气温稳定回升后,采取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大伤锯干的措施;对枝干完好,叶片焦枯未落的,尽早进行人工辅助脱叶;对冻伤痕迹明显的枝、干,及时从枝干死、活界下2cm处“带青”修剪。如伤口较大,锯口应涂蜡液包扎保护。对冻死果树,要尽快刨除,补栽新苗。
4.加强土肥水管理。气温稳定回升后,对受冻后柑橘园及时进行一次中耕松土;对受冻较轻的柑橘园,及时施用春季萌芽肥,用尿素进行2-3次萌芽期根外追肥;对冻害发生较重的柑橘园,宜勤施薄施,在春梢展叶后用0.3-0.5%的尿素或沼液进行多次进行叶面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对受冻害果园早春全园喷用浓度180-300倍45%结晶石硫合剂,如受冻后发生树脂病、炭疽病等病害,及时选用春雷霉素、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
5.适当控制花量、果量。受冻后落叶多的柑橘树,在春季开花前应短截或疏剪部分成花母枝,以减少花量;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对挂果较多的植株还应及时疏果,减少树体负担。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联 系 人:李茂松
联系电话:13901199307

九、柑橘冻后恢复及减少损失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通过预防过速融冰和辐射霜冻,最大限度的减轻冻后损失,同时,根据柑橘树体的受害程度实施相应的恢复措施,把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二)技术简介
1.减少叶片蒸腾。由于这次冰冻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柑橘树枝和叶片较长时间处于零下温度,多数枝叶有不同程度的冻伤,如冻后突遇晴好天气,白天升温过快,细胞内和细胞间的冰晶迅速溶化,势必加重叶组织的失水,加剧冻害程度。应对树冠进行覆盖,防止树体因升温过快加剧冻害;或喷施抑蒸保墒剂“六五O一”和“OED”等,减少叶片细胞失水,减轻冻害。
2.预防冻后辐射霜冻。融雪时出现晴朗天气时,应在晚上熏烟,预防辐射霜冻的发生。
3.开沟排水。融冰时橘园开沟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改善通气条件,防止烂根和根部病害发生。
4.喷施杀菌剂,预防病害。柑橘树受冻后,极易造成病害的爆发,因此,冻后要及时在树冠喷施杀菌剂,重点预防炭疽病、树脂病的发生。
5.加强土肥水和树体管理,及时清除受冻枝叶,控制花量,加快树体恢复。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柑橘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
联系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邮编:410128
联 系 人:邓子牛
联系电话:07314635302,13574805767,13875840825
电子邮箱: deng7009@163.com ,dengzn@hunau.net

十、减轻茶叶雪灾害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主要用于减轻多雨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和灾害恢复。
(二)技术简介
1.茶树:一是整枝修剪。二是浅耕施肥。在整枝修剪的同时,应及时喷施叶面肥,恢复茶树生机,促进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三是培养树冠。冻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
2.油茶:一是及时摇落雨雪冻块。在中午温度回升时,尽量用手或绳子轻轻地摇、拉树干,切不可用木棍等物使劲敲打,以免造成枝叶创伤。二是合理修剪。三是松土施肥。四是叶面喷肥。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联 系 人:李茂松
联系电话:13901199307

十一、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快速繁殖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培育携带多个低位分枝的扦插苗(常规扦插苗无分枝),辅以适当深植或大田培蔸,使麻苗分枝成为具有独立根系的植株,既可成倍地扩大苎麻扦插繁殖系数,又可克服苎麻新麻有效株数少、高位分枝多、韧皮剥制难、原麻产量低、纤维品质差等问题,苎麻破杆麻产量达40公斤/亩以上,达到冰冻灾害后迅速恢复苎麻生产的目的。
(二)技术简介
1.剪取长约15cm的苎麻顶梢,扦插前再剪去顶梢基部3-5片叶和生长点,保留中部3-5片叶。
2.将带有3-5片叶、无生长点的插条直接扦插于苗床。苗床管理方法同常规扦插繁殖,但应视插条情况适量施用长根类激素,以促进插条长根成苗。
3.在育苗的同时备好苎麻生产用地,待麻苗分枝长达3-5cm长时带土深植于大田。栽麻时要求将麻苗上部分枝的基部植入土中,以便分枝基部长根而成立具有独立根系的麻株。
4.麻苗成活后应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加施肥量,防止麻苗老化,促进麻苗分枝快速生长。
5.中耕时进行培蔸,确保麻苗每个分枝的基部植入土中。
6.苎麻工艺成熟时破杆收麻,要求用枝剪齐地剪取麻株再剥制韧皮。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师范学院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   邮政编码:410128
联 系 人:孙焕良
电联系话:0731-4613728(办),13508491648
电子邮箱:shl808497@yahoo.com.cn

十二、露地花卉苗木抗冻救灾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露地栽培的大部分花卉苗木较耐寒,在大雪、冻雨后主要是地上部分受冻,通过采用小拱棚挡雨雪,逐渐回升温度,修剪施肥等技术的实施,促进花卉苗木生长。
(二)技术简介
1.除冰保温。及时清除植株上的冰霜(轻摇、用软竹稍轻敲振落,但不能抽打枝叶),并进行培土。用塑料薄膜或稻草、谷壳等进行覆盖保温。
2.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温度稳定回升后,进行整枝修剪,剪去受冻部位,促进新梢萌发。土地解冻后,进行早春浅耕施肥,追施速效氮肥,并适当补施磷钾肥,可用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使植株尽快恢复生机,提高植株抗寒和抗倒伏的能力,促进芽的萌发和新梢生长。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联 系 人:葛红、明军、穆鼎、刘春、张秀新、杨树华
联系电话:68919542,68919510

十三、温室、大棚花卉苗木抗冻恢复生长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温室、大棚栽培的大部分花卉苗木抗寒性较差,在大雪、冻雨后主要是生长发育迟缓、地上部分受冻,通过采用温室、大棚内套棚保温、加温,逐渐回升温度,结合修剪施肥等技术的实施,促进花卉苗木生长。
(二)技术简介
1.及时清扫棚顶的积雪和霜冻,加固支撑,防止大棚、温室被压塌。
2.正在培育的种苗、盆栽的花卉及部分年霄花卉、名贵花卉和绿化苗木,尽量进入大棚、温室进行保温,及时覆盖好双层棚膜和保温被,防止冷空气侵入。
3.在阴霾冻雨的天气下,注意及时加温补光,光照强度维持在20000勒克斯左右,并根据生长特性控制好光照时间。对于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喜温花卉苗木,温度应该维持在12℃以上,其它花卉苗木则要保持在8℃左右,最低不低于5℃。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联 系 人:葛红、明军、穆鼎、刘春、张秀新、杨树华
联系电话:68919542,68919510

 

博主简介: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朝阳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2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zzllxx5168@126.com;3942112010;http://hi.baidu.com/zzllxx5168/home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https://m.sciencenet.cn/blog-586382-791951.html

上一篇:冷香玫瑰被忽略的“多面手”
下一篇:北美冬青;航苜1号紫花苜蓿/多叶紫花苜;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