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夏夜星空

已有 2304 次阅读 2014-6-6 06:0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小时候,就是刚来北京的时候。我们是1953年夏季来北京的,但在安定下来以后,再过夏天的时候,就应该是1954年了。我们刚来北京时,住在车道沟,就是今天在建筑物楼顶上写着“中国兵工”字样的那个位置。在车道沟应该度过三个完整的夏天,即从1954年到1956年。1956年底或1957年初,我们从车道沟搬到了巴沟。

车道沟在那个时候基本是一片荒郊。往东是紫竹院,住西没去过。夏天来临后,特别是像现在开始比较炎热的夜晚,我们全家都会从屋里到屋外来乘凉。那时我们住的都是排房,没有围墙围起来的院子,但两排房之间空间较大。而且这个空间也都有几盏路灯。

大人们把凉席铺在屋外的地上,我们这几个孩子就在凉席上或坐或躺。当时还是躺的时候居多。因为一来凉席就是用来躺的,二来坐的时候久了,腰会不舒服,而且如果要坐,可以坐在椅子上或小板凳上,没有必要坐在凉席上。而躺在地上,眼睛自然就会望着夜空,看着天上的星星。

那时的北京,没有今天那么多灯,所以整个黑色的天上,星星还是很多,也是很清楚的。大人们最早告诉我们什么是牛郎星,哪颗又是织女星。牛郎星不是一颗星,是三颗,一明两暗。大人们说,中间那颗最亮的是牛郎,两边两颗稍暗一点的就是牛郎用扁担挑的两个孩子。每年七夕,牛郎织女见一次面,喜鹊在银河上搭上鹊桥,他们就在天上相会。那时的孩子,当然把这事当真事来听,从来也没想过,那牛郎织女的两个孩子,过了多少年怎么还会那么小,只能坐在扁担挑的箩筐里。他们不会长大吗?他们不会长高吗?那时就没有想过。大人说什么,孩子自然就信什么。

后来到了天文馆参观,在天象厅里看“夏夜星空”的节目,解说员说,牛郎和织女别说每年能见一次面了,就是打电话,牛郎这边说一声喂,织女那边只能十六年后才能听到,因为他们俩的的距离是十六光年。织女再回一声,又得十六年。这一来一回就三十二年。那他们的孩子早就该长成大人了。

不过,民间还传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照此说来,牛郎和织女其实每天都能见面。如果再用什么传说的说法,“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那么牛郎和织女就应该在七天之内见过一千次了。平均每天要见一百多次,每个小时要见四五次或以上。真够他们忙乎的。

在天文馆里,还介绍了星空中的各类星座:如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天琴座、人马座、猎户座……。当天象厅的穹顶上出现用线条勾勒出的这些形象时,我怎么也看不出那些星星怎么就能把这些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或者动物给连在一起的。当时总觉得这种描绘实在太牵强了。

由于那时还小,看着天上的银河与星星,也没有那么多幻想。甚至看着星星眨着眼睛,也并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会一闪一闪的。不知是那时的我们,比现在的孩子傻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觉得这大自然所存在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不存在为什么。看着天上的星星,眼睛逐渐迷离起来,最后的结局就是躺在凉席上睡着了,由大人抱回屋里。或者赶紧被吆喝起来,刷牙洗脚,上床睡觉。

在凉席上望着星空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萤火虫飞来飞去。萤火虫飞过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周围一定非常安静。当时只知道那小东西叫萤火虫,但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后来许多年后,在我们的学校校园里,我偶然用手划拉到一只萤火虫,那小东西在我的手心里继续放着光,但手心中间,感觉有点灼痛。不是说是冷光吗?怎么会有烧灼的感觉?或许是我的感觉有误?本来应该没有那么高的温度,是我感觉上出现错觉?后来再也没抓住过萤火虫,所以这个感觉也一直未再次得到过证实。

当年,躺在凉席上望着夜空的时候,还能看到许多扑楞蛾子和其他小飞虫疯狂地向灯光扑去。那时路灯的灯泡还是白炽灯泡,一般也没多亮,估计也就是15瓦到25瓦左右。但这些蛾子和飞虫的行为让我们这些孩子很感兴趣。所以后来知道飞蛾扑火这个成语,一点也没有感觉生疏和奇怪。当然,它们扑向白炽灯泡,不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它们会不厌其烦地向那灯光冲去。当它们撞到灯泡上,又弹回来的时候,它们还会继续向上冲。当时的我们会想,它们为什么做这种无意义的行为呢?它们图的是什么呢?现在想来,也许是那些蛾子快要产卵了,身上憋得难受,所以在生命终结前的那最后一刻要彻底释放一下。或许它们会认为灯光周围温度较高一些,有助于它们产卵之后卵的孵化?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用百度搜索查找,让它保留在我的臆测之中的记忆里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800828.html

上一篇:怎样管孩子
下一篇:越南华侨罗老师

3 余昕 武夷山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