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如果规定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至少3小时可以吗? 精选

已有 34006 次阅读 2014-6-8 01:50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培养, 学位论文答辩

如果规定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至少3小时可以吗?

(王德华)

 

今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高峰期已经过去了。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走过场已经是大家都熟知的事情了。导师们、答辩委员会的专家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过场,答辩的研究生也早就知道这种过场。整个答辩会没有任何悬念。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导师同意答辩,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没有通不过的,最后都是“答辩委员会经无记名投票,全票通过,建议授予博(硕)士学位。”

很严肃、很庄重的事情,现实已经变了味道。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答辩会几乎成了“批发”,半天的时间里要完成十几位学生答辩,每个人15分钟左右的表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几个不痛不痒的几个问题,也不管学生回答是否准确。

当今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问题多多,有些问题很严重:

庄重感已经丧失:

答辩本质性的内涵已经丧失。

研究生们,心理上已经不重视了。

导师们,也不重视了。

答辩委员会,也不重视了。

大家对此几乎都已经麻木了。

答辩的行政化要求:

学位论文答辩时间有行政要求,如科学院要求,如果申请夏季学位,5月份必须结束答辩。这样就出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集中答辩的问题。这是有违研究生培养规律的。按说,研究生培养虽有固定的学制,但培养过程还是按照师生商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实验科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要求在一个时间内必须完成培养计划是不妥当的。显然,这样集中有利于管理。同时,很多用人单位招聘也是有时间性的。统一入学,统一毕业,与本科生培养模式一样了。

答辩专家的无奈:

每年的5月是繁忙的,学位论文答辩会多,评审的学位论文多。如果手里再有几十份NSFC的项目评审任务,还有自己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修改,等等。这样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无论论文,还是基金项目,还是自己学生的论文修改,都不会有充足的时间了。

很多单位都有获得学位需要有论文发表的规定。所以,能够答辩的研究生都有了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经具备了获得学位的条件。本来学位论文答辩,与是否发表学术论文是没有关系的。既然有了规定,实际上很多方面也就很被动了。

答辩的本质:

学位论文答辩,重在答辩。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人回答。通过问答,展现和考察研究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如基础知识,对学科领域发展的把握,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各个方面。问答只有深入,才有精彩,一问一答,几个回合,对双方都是很大的刺激。对问题应该要追问,几个回合下来,一直问到学生冒汗,或者答辩专家心里已经很满意、很满足。这才能比较全面考察出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学术能力,学术素养,综合能力,思维方式等。短时间内是难以达到这个目的的。

对于学术问题,一般是不会讲情面的。学位论文的规范和学术伦理,必须严格要求。学术的尊严,需要维护和发展。

答辩委员会组成: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应该是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但实际情况是,很少有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的。这样,自然是少不了凑数的专家。

提交论文的时间

原则上申请答辩的研究生应该提前一定的时间把论文给评审和答辩专家审阅。印象中以前有提前1-2个月的规定。现在研究生们都是拖到最后几天,好一点的还能够做到提前3-4周,多数留给专家的时间很少,没有足够的时间审阅论文。这对于答辩人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以前的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的很多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答辩前如果有机会与评审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一个建议:

现在,很多很多的方面(如论文写作时间,修改时间,送审时间等),都大大缩减了。答辩时间的高度压缩,是使得答辩会流于过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如果可能,延长答辩时间也许能改变一下当前的这种答辩会走过场愈来愈烈的情况。

对于研究生复试,为了避免复试应付和对一些考生不公平的情况,现在规定至少每位考生复试20分钟。从效果看,还不错。在学生、导师和专家,思想意识都没有到达一个基本水准的情况下,有一个制度约束是必要的。

所以,要恢复学位论文答辩的庄重,如果规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至少3小时,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至少2小时,是否可行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57-801419.html

上一篇:这哪里是在读博士呢?
下一篇:研究生毕业欢送会(2014年)

53 曹聪 罗德海 吕喆 梁红斌 韦玉程 魏国 姬扬 董侠 秦承志 徐耀 李帅军 薛宇 朱朝东 水迎波 张强 张凯军 蒋永华 唐凌峰 吕凯波 曹建军 郑永军 程宗明 王琛柱 刘伟 曹俊兴 温晋 彭真明 武夷山 杨伟军 张帅 赵序茅 张云扬 徐剑 牛丕业 杨顺楷 赵凤光 戴小华 李莉 孙静宇 尤明庆 华金平 乔中东 QDA2012 ycjyf zhaorzh htysth UNCblue panzhifang xqhuang zgg chenhuansheng ooooooooooooooo suro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