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电视科普节目精品是怎么炼成的?

已有 4646 次阅读 2014-7-12 06:51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电视科普节目精品是怎么炼成的?

武夷山

 

以前我曾写过“一步一个脚印——从法拉第的故事看优秀科普讲座是怎么诞生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422.html),今天来举例谈谈电视科普节目精品是怎么炼成的。

1980年,科普大师卡尔. 萨根主持的电视科普节目《宇宙――个人旅行记》风靡全美国以至全世界。20118月,美国Cosmos Studios公司决定再次拍摄同名电视科普系列节目《宇宙――时空历险记》,这次邀请天文学家、纽约海登天文馆馆长Neil deGrass Tyson(尼尔. 德格拉斯. 泰森,1958105日生于黑人家庭,父母亲都是学者)担任主持人。该节目201439日在福斯广播公司和国家地理频道首播后,再次好评如潮。国家地理频道已经在其覆盖的181个国家用45种语言播出该节目。

201452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记者对泰森的采访。记者有一个问题是:“节目制备最困难之处在哪里?”泰森回答说:

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明明节目是有台词脚本的,但我在表达的时候要使观众感到是没有脚本的。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作为教育者,作为学术研究人员,我很会作报告,但拍摄《宇宙》时,他们给我派了个演讲教练。(排练时)我念一遍台词,教练就会说:“这个词您要是那么念,听起来就更自然了”。所以,我只好像演员一样练习台词。你们不会觉得演员们在背台词,只会觉得他们的情感把握很到位。

记者又问:《宇宙》节目如何改变了你这个科学传播人?萨根说:

我懂得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节目要想达到眩目的高度,就得协作得非常好。我也明白了“工头”和场记是多么重要。另外,我现在对着镜头说话也比较放得开了,以前只习惯于对着观众说话。从某位观众的面部表情我就能立刻得到我讲得好不好的反馈,现在缺乏这样的反馈,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有意思的是,泰森当年见过萨根。他申请就读康奈尔大学时,在申请表中明确表示自己极其热爱宇宙和天文学,管招生的老师把他的申请表交给任教于康奈尔大学的萨根,萨根就写信邀请泰森来一趟,领着泰森参观了自己的实验室,还送他一本自己的书《宇宙关联》,上面的题签是“向尼尔,未来的天文学家,致以最美好的祝愿”,泰森一直珍藏着此书。参观结束后,萨根开车把泰森送到公交车站,此时雪下得有点大了,萨根就写下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交给泰森,对他说,“万一公交车过不来,就给我打电话,在我家过一夜好了”。泰森当时17岁,这一幕他永不忘怀。(博主:既然有过这么一小段缘分,现在由泰森来主持萨根主持过的品牌节目,倒真是一番佳话。)

不过,泰森最终选择到哈佛大学读物理学,后来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天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已发表十几本科普著作,获得过多项奖励,包括“伊萨克. 阿西莫夫奖”。2008年《发现杂志》(Discover magazine)将他评为科学界“最聪明的 50 人”之一。

 

这就是善于做科普的泰森。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11002.html

上一篇:一首有趣的短诗
下一篇:周国平《人与永恒》摘抄(一)

9 刘立 王德华 吕鹏辉 钟炳 麻庭光 姬扬 张焱 史晓雷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