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自由 精选

已有 6756 次阅读 2014-7-13 16:0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自由

 曾泳春    


张震岳,《自由》。

说爱我说爱我难道你不再爱我
我的泪滴下来你从来不曾看过

      学生步入毕业的节奏,他说已经闻到了自由的气息。对于一个一路从大学到硕士再读到博士的年轻人来说,有这样的感觉,我一点都不吃惊。因为十几年前,我从工作了n年的企业辞职来读博时,也感到了自由,虽然我和他向往自由的方向正好相反。

    自由和旅行一样。有人说,旅行就是从我呆腻的地方到你呆腻的地方,类比地,自由是从一种呆腻了的状态换到另一种状态。

    我第一次感到自由,是离开家乡去读大学的那个夏天。那是一次人生的阶跃式升华,同时也是一次从故乡到异乡的旅行。故乡是好故乡,富足而安逸,还有着爱护我的父母。但我已经在那个小城呆了17年,我熟悉它的每一条街道,百货大楼、华侨新村、人民剧场、天益寿药铺,我在这些地方消磨着少年的光阴;我熟悉它的炎夏,艳阳似火的正午、蝉声鹊起的午后、被太阳烤焦的柏油马路;我熟悉它的安逸,郊外大片的蔗田和蕉园、路边随处可见的龙眼和芒果树、城外汩汩流过的九龙江水;我更熟悉它沁人的静谧,慵懒的午后,石板路上有辘辘的板车驶过,谁家的喇叭响了,正在播着咿咿呀呀的芗剧,大榕树下几个老人全神贯注地下着象棋,“啪”的一声落下一子,芗剧正好唱到高潮。

    但是我在这个地方已经呆了这么久,很想去看看我登到水塔顶端都看不到的世界,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护,也开始令我感到约束,总有想要与他们顶撞的欲望。正在这时,我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可以离开故乡,离开父母独自去远方了。我闻到了自由的味道。离开故乡的丘陵盆地和炎炎夏日,我可以去看山川河流,沐浴从未见过的雪花。离开爸爸妈妈,我可以自己安排生活,每天挑自己想穿的衣服,吃遍外面那些不是妈妈做的菜。这就是自由。

    那一年,是火车载着我奔向自由的。于是我从一个持续了17年的状态跃入另一条河流,在大学的红墙绿瓦中自由自在地畅游了起来。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大礼堂、运动场;读书、跳舞、写诗、恋爱、打球、看电影;那些如花儿一样开放的女生,那些在月夜里陪伴过的温柔,那些没有讲完的故事,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在光阴里自由地穿行。但渐渐地,那颗追寻自由的心又开始蠢动,又开始渴望再一次的旅行。于是在研究生毕业的那个春天,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都选择了离开校园,到我们那时以为的更宽广的社会去闯荡,追寻新的自由。我们出发的心情如此坚决,在离开校园的前一个夜里,不知谁用粉笔在地上写下硕大的两行字:“一只脚跨出校门,另一只脚就不想再跨进校门”。于是我们豪迈地大笑三声离去,把几年前离开故乡追寻的自由再次甩在了身后。

    若干年后我又从社会回到学校,体会着离开工厂和老板做回学生的自由;又几年后我从学生的状态变换成老师,追寻做老师的自由。当学生时,总想着做老师该是多么的自由,想给学生讲什么知识就讲什么知识,想怎样考学生就怎样考学生。终于有一天,我由于出国培训有机会当了几个月的学生。当我背上书包去上课时,几乎不敢相信,我真的有一段时间可以不去给人上课而是有人给我上课了。在走进教室前,我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免得这是一场梦,让我白欢喜一场。

    我想着这些来来往往的自由,就如来来往往的旅行,我在异乡思念故乡,我在故乡思念异乡。人生如演戏一般,演久了就想换一个角色。而每一个角色,都承载过我们对自由的追寻。

自由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1950-811332.html

上一篇:学摄影——炎夏
下一篇:张珑同梦,动物凶猛

50 刘艳红 张士宏 武夷山 王善勇 李宇斌 柳林涛 庄世宇 郑永军 彭真明 韦玉程 廖晓琳 陈楷翰 余昕 徐晓 黄永义 刘立 林中祥 汪晓军 水迎波 李伟钢 李志俊 雷栗 吕喆 蒋继平 应行仁 王荣林 王春艳 梁季阳 陆俊茜 杨正瓴 吉宗祥 程起群 肖重发 王世喜 朱高明 李学宽 lbjman wangqinling biofans zzjtcm jiareng shenlu aliala htli Vetaren11 nonliear UNCblue littlekim xqhuang mbn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