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社会治理应采用导优于堵的策略

已有 2291 次阅读 2014-7-17 01:29 |个人分类:社会体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引导, 社会管理, 堵止

社会治理应采用导优于堵的策略

 

蒋继平

2014716

 

任何社会,任何朝代,不论是什么社会体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古今中外,没有问题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关键的不同是,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执政者采用的不同应对策略。

高明优秀的决策者一般采用引导和疏导的积极主动的方略措施,尽量把问题引向对社会或者对自己统治地位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不明智的管理者很可能采用打击压制的堵截方式。这种强制性的堵截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些临时的作用,可是,因为问题的根源还在那里,存在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上的根治。

天要下雨,下雨就会形成积水,水总是要往低处流。当雨下大了下多了,积水就会很多。这些积水要是处理不好,没有及时的疏导出口,可能会造成洪水决口,对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和损害。对于下雨积水的处理,有两种应对策略。一种是围堵,筑高堤。很明显,这种应对策略是被动的。而且这种应对策略在雨水特别多的情况下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另一种是疏导,就是提前开好流通的河道,让积水朝着自己设计好的方向畅通无阻地前行,到达它们应该属于的地方。这种积极主动引导的策略是上上之策。

社会治理跟治水的原理是一样的。因而,在社会治理上,也应该采用引导优于堵截的策略。

让我用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来进一步说明我的观点。

性需求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传宗接待的必要途径。因而,生物的繁殖是自然现象的一种。正像天要下雨一样,这种自然现象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有的人会冠冕堂皇地说,人的性欲是可以控制的。这点不错,也符合实际,可是,说起来容易,大多数人做不到这点。还有的人建议,提高人的素养,可以避免社会的性混乱状态。这话听起来很高尚。但是,我觉得说这个话的人本身就做不到这点。说得具体些,因为性别比例失调,男人远多于女人,因而,有些男人注定找不到女人做配偶。但是,这些男人是生理上正常的男人,他们有正常的性欲。除非这些男人都去寺庙当和尚,或者去深山老林当道士,终生不娶。所以,我认为说这些风凉话的人自己首先做不到这点,除非说这话的人自己是和尚。要不然,自己拥着娇妻,却不顾那些找不到异性的男人的自然本能的需求。

说到这里,我长话短说。现在中国社会把色情看成是非法的,是不道德的。从道德层面来讲,我也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事,有失人的尊严,因而,是不可取的行为。但是,社会现实往往与我们的理想有差异。即使国家严格禁止这类行为,但是,在许多地方,这种地下色情仍然根治不绝。我每次到中国出差, 即使在首都北京的高级酒店内, 经常受到这些地下色情的骚扰。我是基督教徒, 对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绝。 这就是我要求政府设立专门特区的主要原因。

我个人始终认为,人类不应该与自然对抗,而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使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既然人类的性需求是自然本能的一种,那么,您就无法根除,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管理的手段使之更符合人类的利益。假如那些不要个人尊严,愿意献身的人,她们本来就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社会再给她们一个非法的身份,哪不是使她们更加不幸?难道我的逻辑分析出了问题?

从我个人的逻辑思维来看,让那些自愿献身从事性服务的人具有合法的身份地位,对她们的心身会有正面的作用。因而,让那些自愿在色情业献身的人,从非法的色情阴影下解脱出来,名正言顺地从事专业化的性服务,以解决那些确实有生理需求的人的痛苦。这也许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对国家,对社会和对个人都有好处。在我看来,要是管理得当,引导正确,这个行业也可以成为一个文化的特色。

当然,很明显,国家管理者要大力宣传正面的知识,要千方百计地教育人们,不要加入这个没有尊严,不合道德的队伍。我的意思是,政府一方面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人们尽量远离这种不道德的场所。另一方面,为这些阴暗的行为提供一个合适的场所。有的人一定会指责我的这种说法,为阴暗的行为提供合适的场所是不是脑袋出了问题。我的答案截然相反。人们吃饭为了生存,吃下去的饭有的变成了粪便。粪便很臭很脏。我们很不喜欢粪便。因而,我们要为粪便提供一个专门的地方,不能任其到处都是。

让我们用智慧和策略将隐患按照我们的设计引导到没有危害的地方,这才是优秀管理者应该采用的方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3132-812311.html

上一篇:地球演化之我见(2)
下一篇:火星是一个被生命体遗弃了的星球

2 Vetaren11 Xuex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