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jourg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njourgl

博文

没人给“科普”乱象钉子碰

已有 4612 次阅读 2014-8-8 13:42 |个人分类:科技杂谈|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制度, 伪科学, 科普, 谣言, 乱象

笔者注:此文为与周忠和院士交流后所就。


“手机挂胸前导致心脏病和内分泌紊乱,放裤袋会杀精,常用手机的人患上眼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出三倍”“微波炉加热后的水浇花花死,泡豆子不发芽,对人体有危害”“口服风油精可以防中暑、根治狐臭、治便秘”……刚刚过去的7月,“科学”流言榜上又添许多五花八门的“科普贴士”,这些一本正经的“关心”借科普之名,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上畅行无阻。

其实又何止一两个伪科学的帖子,一些在科学上存在严重纰漏的“科普图书”通过正规出版社出版后大行其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尤以涉猎养生保健、外星探秘居多,其为吸引眼球博取利益而无视科学的行径,如同在光天化日之下实施诈骗。

 科普乱象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在于,在我国当前的制度和文化氛围下,“生产”伪科学的成本太低,而揭发检举的代价太高。除此之外,相应的赏罚机制不健全也是乱象迭起的重要原因。

套用传播学者克罗斯的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可以知道,只要一件事足够重要(如关乎健康、生死),再配以似是而非的说辞,在我国现有的公众批判能力下,哪怕很拙劣的伪科学都能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而反观当前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伪科学的监管、打假的力度都不够。譬如,出版社出版一本书,其科学性如何,鲜有专业机构或行业协会的鉴定或评判;一条流传甚广的谣言,基本没人去追究它的源头,更遑论追责了。

其实这种文化现象也存在于严肃的学术圈。一项发表在Nature、Science上的成果一经公布,马上被冠以“很牛”的光环,往往是赞美之词一浪高过一浪,国内的媒体甚至相关科研领域都难见比较客观的评判,更不必说是公开的质疑声或者泼冷水。这其实说明了国人还不习惯质疑的态度、整体文化氛围还产生不了批判的土壤。

我国的科普教育正所处的这种尴尬阶段并非不可理解,毕竟现代科学进入中国才不过百余年,何况这期间还有战争和各式各样的“运动”。然而时至今日,国民科学素养正待全面提高,如不加大力度规范科普市场,科技发展的脚步也势难加速。

书评和文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图书的可读性以及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监管功能。然而发表书评等多为民间自发行为,并不能完成对读物彻底地客观评价,更不能覆盖所有读物。鉴于此,政府、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要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责,组织相应的监管机构和队伍,将科学性纳入一般读物的评价体系,作为其准入市场的一个指标。

此外,在相应的制度建设上,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打假”的风险和代价,鼓励专业人士抵制伪科学。尽管这涉及文化土壤的改良,但如果制度健全、落实得力,在若干年内营造出踊跃打假的风气也并非不可期。

任何市场都不是彻底的自由市场,既需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也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包括消费者)的监督,科普同样如此。要让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相关部门主动积极地干预和管控,激浊扬清,让好的科普机构、活动、读物享有市场红利,粗制滥造者,就让它们被市场淘汰。

《中国科学报》 (2014-08-08 第13版    科普周刊)




https://m.sciencenet.cn/blog-834161-818076.html

上一篇:中国的教育很奇怪
下一篇:“贫血”“缺钙”拖累中国工业机器人

2 蔡小宁 StemCell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