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人的头发是不是反映了人的烦恼程度?

已有 4893 次阅读 2014-8-13 00:56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头发, 相关性, 烦恼

人的头发是不是反映了人的烦恼程度?

 

蒋继平

2014812

 

记得年轻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名叫“一江春水向东流”。电影的主题曲“问君曾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数十年来,虽然东奔西走,离乡别井,许多东西在脑海中已经模糊不清,可是,这一句话却始终留在大脑的记忆深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忧愁。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忧愁恰似滚滚长江水,一浪接一浪,奔流不息。每当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就会想到这句话。

有关这点,我在前天发表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付烦恼困境的能力]一文中已经说得很明白。(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818403)。我在那篇文章中提到,人生是一个面对烦恼困境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心事,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那么,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某人的烦心程度呢? 用江水来描述人们的烦心忧愁有点太笼统。我经过观察和分析, 觉得人的头发好像与人群的烦心程度有一定的关联。

我注意到, 人群头发的数量, 长度和颜色与人们烦心的程度有如下的一些特征和关联。

首先, 总体上来说,男人和女人在头发的长度上有显著的差异。女人的头发比男人长一些。 我觉得女人比男人更烦心。 女人们经常为一些生活小事而烦得不可开交, 而且这种烦心事会在她们心里一直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不是女人要留长头发的原因? 或者反过来说, 这是不是说明女人的长头发反映了她们更易烦心?也正因为女人的头发长, 她们每天花在头发上的时间和精力也比男人多得多。是不是?

其次, 从年龄上来看, 婴儿和高龄老人的头发一般比青壮年的头发要少一些。从烦心的程度上看,婴儿和高龄老人的烦心事一定没有青壮年人的烦心事多。

再者, 一般的趋势是, 人的年龄越大,人的白头发会越多。这是不是反映了人的头发的颜色与人的烦恼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有些少年白头的, 好像是比较容易烦心的人。

还有, 情场失意的人, 或者有严重相思病的人, 一般白头发较多。一些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白头发也比普通民众明显一些。这是因为他们要为解决某些难题而烦心。

最后, 我注意到人群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1。整体光头的群体是和尚和尼姑,他们一根头发也没有他们已经入空门,没有任何烦心事。2。 运动员群体,尤其是职业运动员俱乐部,他们中光头的比例比普通民众的光头比例要明显的高出许多。一般来说,运动员属于娱乐群体,他们主要依靠体能来展示才能,不需要动很多脑筋,他们拿着高收入,玩得开心,而没有多少烦心事。3。一些已经悟懂人生的社会精英们,他们想开了,主动放下烦心事,顺应自然,享受人生,过着安居乐业,养尊处优的清闲生活,因而,他们的一些人开始秃顶。

我把以上的特征和关联性总结如下:

  • 头发的数量与烦恼呈正比, 头发越多, 烦恼越多。

  • 头发的长度也与烦恼成正比, 头发越长, 越是烦心。

  • 白发的数量与烦恼成正比。 白发比例越高, 烦心事越多,或者经历过的烦心事越多, 或者烦恼的事态越严重。

我有一个想法, 科学家们能不能通过对人体头发的成分变化来了解人的个性特征或者心情变化?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3132-819105.html

上一篇:纽约时报: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农民
下一篇:助你科技职场成功的两个法宝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