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iangf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angfm

博文

睡觉流口水---脾虚 (尝百草记录2)

已有 5044 次阅读 2014-8-23 16:08 |个人分类:健康摸索|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2014.8.23

 

最近睡觉总是流口水

上网查了下,可能是脾虚,说是可以服用五味异功散加味。

等下买来试下,效果每日记录。    

 

--------------------------------------------------------

参考文献:

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http://baike.baidu.com/view/349211.htm

 

辨证

脾胃虚寒,气虚不摄。
【治法】健脾、益气、摄涎。
【方名】五味异功散加味。
2组成
党参9克,白术9克,鸡内金6克,茯苓9克,陈皮4克,苡仁12克,淮山药12克,炙甘草12克,益智仁9克,生姜2片,大枣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董国权方。
 
〔方名〕五味异功散加味
〔处方〕潞党参9克 白术9克 鸡内金6克 云茯苓9克 陈皮4.5克 苡仁12克 淮山药12克 炙草3克 益智仁9克 生姜2片
大枣2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适用病证〕脾胃虚寒,气虚不摄。健脾、益气、摄涎。
〔医案〕王××,男,1岁零7个月。半岁后经常流涎,上衣和枕头常被口水浸湿。由于涎液浸渍,颈部皮肤发红,时有糜烂。西医检查,口咽无炎变,无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证见面色少华,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指纹色淡,为脾气虚不摄涎,投上方5剂后,流涎显著减少,纳食消化均好转。继服上方加减治疗月余而瘥。
〔按〕五味异功散,健脾益气,苡仁健脾燥湿,淮山药健脾益肾,鸡内金消食助脾运,益智仁温脾肾摄唾涎,生姜大枣和营卫。诸药相伍,故收良效。
 
2014.8.23
-------------------------------------------------------------------------------------------------------
2014.8.24
 
昨日晚间未煎服药,但是早上未见口水。说明睡觉流口水也只是概率问题,不是每睡必流。
 
今早上起开始服药,一次煎好,分三次服用。
中午午觉起来后捡视,枕头一角有轻微湿润,比正常量少。
------------------------------------------------------------------------------------------------------------------

2014.8.25

按时服药。

早上未见口水。中午午觉后见少量。

------------------------------------------------------------------------------------------------------------------------

2014.8.25

关于自己的脾虚相关内容节选 及分析

 

 http://baike.baidu.com/view/21944.htm?fr=aladdin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胸脘痞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腻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等甘味之晶,这体现了脾与甘的关系。

脾在体和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所以根据一般肌肉的病都可以辩证到脾经,脾是后天根本,脾气的病变可以表现在唇上,另外思伤脾,思虑过度、相思过度都会伤了脾气,因此可以辩证施治再以治疗,在液为涎,对于小孩流口水或是口水过多也可以从脾经辩证。

中医与西医中都有脾的概念,但两种医学中对脾的作用与内在属性的界定有着本质区别,不可以混为一谈。
中医认为脾为主水谷运化之脏,即能消化,所以应包含胰脏在内。又说脾统血,故能免疫。
西医的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
医学界一直对将spleen翻译成脾颇有微词,认为是一种极为错误的翻译方式,但由于沿用多年已经成为习惯,所以没有予以更改。在解剖上,中医的脾没有具体的位置,一般认为是抽象化的脏器,而西医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左侧与膈之间,相当左侧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
 

http://domestic.kankanews.com/c/2014-03-29/0044227336.shtml

思伤脾,久坐伤脾,所以知识分子伏案工作的,脾虚湿郁的多。湿郁久了就成痰(无形之痰),堵在体内就开始一系列的亚健康症状:虚胖、乏力、动辄汗出、大便粘而不畅。脾要小劳才能健运。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jSy5ix3ZQzbdCQqlxwdORHvuS5XoCWdxcnSIMJyN1I6cgLxcz2nUB3i0rNOEAJLxjDy2pRINnfZWSukz-CN1VqFpwoDwSgbfZwfrPA_tl_

肝主疏泄,调畅一身气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生成、转输有赖于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的功能正常。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或情志所伤,损伤肝脾,而致肝胆疏泄失职,脾胃运化失健,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停而为水湿,聚而生痰浊,痰浊阻络,血行不畅,留而为淤,痰淤互结于肝,阻滞肝脉而成脂肪肝。

---------------------------------------------

 

总之,多思、久坐、少动是导致我脾虚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久坐少动,因为多思造成的脾虚会使人消瘦)。脾虚和湿气重的毛病又互相纠缠,继而又导致肥胖、便溏、多涎、肛肠疾病、脂肪肝等多种问题。

那么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是加强体育锻炼,同时平常注意饮食,辅以中药调理。

 

----------------------------------------------------------------------------------------------------------------------------------

2014.8.27

昨天早上、中午醒后均未发现流涎。

今天早上未现流涎,中午发现少量。

--------------------------------------------------------------------------------------------------------------------------------------

2014.9.2

仍然偶尔有流涎现象,因带实习,被迫中止实验。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0487-821698.html

上一篇:怎么跟小孩说明钱的问题的烦恼
下一篇:父亲节补一--------------儿子的礼物

1 董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