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Peter家的院子 精选

已有 6212 次阅读 2014-8-31 13:5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Peter家的院子

曾泳春


       早晨起床,到门口张望明媚的阳光,发现对面邻居Peter家的前门竟然打开了,Peter和一个年轻人在前面的院子搬东西;二楼的门廊上,一个年轻女人坐在阳光下打电话,在周末安静的街区,她圆润的英语听起来令人舒服。他们显然是Peter的儿子和女儿了。

    我每天打开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Peter家的房子。刚来的头10天,由于我们的房东Lili家的房间还没有腾出来,水哥寄住在Peter家里。这个家里只有Peter一个老头,住着一个破败的房子,有着硕大的院子。房子里有不少房间,水哥想要住二楼的一间屋子,但Peter不同意,执意让他住到一楼。由于房子下陷,一楼的屋子就如同basement,黑洞洞的。水哥暗暗地骂了两句老Peter,想想也就过渡10天,就不去计较了。

    Peter家的房子似乎很久没有修整了,在街区其它看起来崭新的房子堆里,显得十分破败,但依然可以看出这个房子曾经的辉煌。这个房子的前门和后门都有着我非常喜欢的门廊,夜晚坐在门廊上看星星,可以闻见暗夜里飘来的花香。院子很大,前面的院子对着街道和对面的Lili家,有一棵很大的树;而后面的院子简直是个小山坡,有许多具有澳洲特点的树,这些树几乎没有平头整脸的,全都奇形怪状。院子里曾经种过不少花草,显然很久没有人照料了,看起来杂草丛生。

前院和后院

    Peter平日里关着前门,从后门进出,而后院的栅栏门就老是这么洞开着,我们看老头在不在家,只能是看他的车了。后院一楼有两个车库,一个车库里的车是老头开出开进的,人在车在;另一个车库里是一辆古老的蓝色老爷车,一直停在那里,成了一道怀旧的风景。

    而Peter家和他的院子,似乎也成了一道怀旧的风景。


       住了几天,我们发现老头其实人不错,虽然有些奇怪的举动,比如上班时间不确定,有时深更半夜爬起来一咕噜就开着车冲出去了。我们已经习惯看到国外的老人年龄很大了依然在上班,因此老Peter这样的年龄,顶着花白的头发冲进冲出,我们也见怪不怪了。有天下午,我们放学回来,竟然发现他将水哥的床单被套都洗了,晾在后院,老人叉着腰站在晾晒的床单被套下,在古树间显得有些忧郁。

    我去过Peter家两次,他也不在乎我们去看他的家。这显然也曾经是一个整洁的家,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很有情调地吊在屋顶,有一整面的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mug。我是个杯子控,在国内喜欢紫砂杯瓷杯,到了国外喜欢mug,所以看到Peter家这么多的mug,我断定这是个讲究情趣的家庭,也许是Peter收集的,也许是他的太太收集的。走到一楼的楼梯小而别致,在楼梯的拐角,挂满了这个家庭的照片,原来Peter4个子女,当然也有一个太太。但现在是老人独自生活在这个想来曾经充满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房子里。

    我们的房东Lili家院子极小,晒衣服非常不方便。我有天对Lili说,想洗了床单晾到Peter家的大院子里去,不知可不可以。Lili说,可以是可以,但马上晾不了了,Peter要将院子卖了。我吃了一惊,想来Peter家后面正有一个土豪型的房子in constrution,马上就要完工了,而这家设计得很难看的土豪房子一直建到贴着Peter家的后院,那么显然Peter是要把院子卖给这家土豪了。Lili说是的,而且Peter还要把整个老房子往前挪动,腾出更大的后院卖。

    据Lili说,Peter是由于欠了很多债,才要卖院子的。他和太太分居了,按法律他支付了很多钱给太太,因此只能卖院子。我不懂澳洲法律,更不知道Peter的太太为什么要离开他,只为这个老头的际遇而叹息,为这个我喜欢的房子和院子叹息。这个房子里曾经生活着一对夫妻和4个儿女,我简直可以想象孩子们在后院奔跑的样子,欢声笑语飞上了蓝天。而今儿女一个个搬出去了,妻子也走了,留下一个老人,要卖掉院子。

    这也是一种人生际遇。我看着阳光下Peter家的房子,有着梦幻一般的白色栅栏,深深地叹息。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1950-823766.html

上一篇:海岸1
下一篇:昨夜无眠(3)

33 陈楷翰 刘艳红 孙平 张叔勇 王春艳 刘立 张启峰 李健 孔梅 徐军 徐晓 曹聪 彭真明 赵美娣 朱高明 李学宽 赵凤光 水迎波 张士宏 杨正瓴 邢志忠 李东风 庄世宇 武夷山 JIANHUN htli jimiyg wangqinling anran123 zzjtcm yunmu nonliear dreamworl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