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研究生统考与推免(一) 精选

已有 16385 次阅读 2014-9-27 19:51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招生, 面试, 复试, 推免

研究生统考与推免(一)

(王德华)

 

半年左右的时间内,经历了研究生的统考复试和推免研究生的面试。

先说推免生。从夏季的夏令营,就有学生咨询推免的事情。我们单位中规中矩地完成了夏令营的接待工作,参加宣讲的导师们和参加见面会的导师们,都耐心回答着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希望能吸引到好学生。听说有些单位干脆就利用夏令营的机会,面试有意向的学生了。有些学生甚至说有些同学已经拿到导师的offer了。

我们单位还是按照规定的时间从9月份开始启动推免生的面试工作,面试工作由5位导师组成考核小组。由于我今年9月上旬需要参加在南非召开的专业会议,推免生的面试工作只能推延。有几位同学联系过,我一般都很热情给以回复,但不会做任何承诺,只告知一般申请程序和面试程序。我也接待过学生的来访,也会有意花点时间交流一番,聊聊我们研究组的培养理念。学生一般都会说,很喜欢我们组这样的环境,也很希望我所描述的培养方式。

师生,有时候真是一种机缘。你所希望,你没有准备的,都会不如你所愿。确定了考核小组和面试时间后,通知联系过的同学,有些同学告知已经参加其他老师的面试并已经确定了相关导师,有同学说于自己学校的推免时间冲突,也有同学问学校通知推免工作是925号,为什么我们的面试时间这么早?更遗憾的是,昨天又收到同学咨询,说刚获得了推免资格,问是否可以申请到我们组读研究生。

有几位同学很有代表性,这里多说几句,也许能对后来的学生有些参考意义。

一位同学是学生干部,科研活动参加得不多,有些担心。我说,我是不在意这些的。社会活动,组织活动,公益活动,对于大学生都是很好的锻炼,很好的一个经历。大学经历,主要学会判断自己的爱好,学会自学和自我管理能力,有追求的目标。

一位同学拿到推免资格后,突然得知自己曾经联系过的导师已经选定了拟录取的学生,拿着成绩单和推荐信就跑到北京来了。这真是个聪明的学生。就凭这个勇气和决定,就值得点赞。学生看我说话很直爽,也就直爽起来。谈到出国的事情,得知我是鼓励学生出国深造的,说原以为我会不赞成学生出国的。我说学生要想出国,想离开我这个组,很简单,如果我不是很情愿的话,你就找个机会跟我吵一架,或者闹一次别扭,我保证马上签字放你走。师生走在一起不容易,也不是发表一篇论文的事情,闹到出人命的地步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看起来学生很希望在我的组里,希望我马上就能给个答复。我说考核程序、录取程序,必须按照研究所的规定。

一位同学很早就联系过我。接到我面试的通知后,迟疑了几天,告知我他已经参加过其他老师的面试,但没有被录取,说有些对不住我。学生有些多心了,签协议前,学生是有绝对自由的,何况读研究生还是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专业好。我对学生说,既然都来研究所面试了,又愿意调剂,在得知没有被录取后,为什么匆忙回学校呢?还有很多导师还没有组织面试,为什么不去敲敲一些老师办公室的门呢?

一位学生发给我的邮件很匆忙,没有落款,附件中的简历中也没有姓名。要是平时,一般会当作垃圾邮件删除了。看邮件内容是咨询推免研究生的。我回复了邮件,问姓名和性别,告知我们的面试时间。学生没有信心,但心向往外面的世界。反复问,自己的学校是一般院校,外语不是很好,有多大的希望,并说自己本校的老师也建议不要参加面试了,告诉她希望不大。我想学生信心不足,不会来了,想对这位学生说几句话,回复道: “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去试一试的,不试,怎么能知道?出身很重要,但又不重要。英语也很重要,但也不重要。关键是灵性和悟性,做学术的灵气。有了热情,有了兴趣,有了追求,年轻人需要的是平台。年轻,可以决定很多东西。为什么过早给自己下结论呢?我最在意的是是否有追求,有毅力,有悟性,有锐气。我招生不招最优秀的,招最合适的,最喜欢我们方向的。”面试的时候,这位学生真的来了。面试前,到我办公室打招呼,还是没有多少信心。我说,你来了,能够迈出第一步,能体验一次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面试,不论什么结果,都很值得。这个经历,对你只有好处。至于经济损失,我的研究组会对邀请来参加面试的同学都会给予车票和住宿补贴。值得再说一句,这位同学面试表现很不错,考核老师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有几年没有招生推免生了。今年本想从中招收对我们实验室有一定了解,真正喜欢我们专业,喜欢我们实验室的学生,所以对联系的学生都给予很大的选择空间,没有过早承诺。看来,现在的学生多数还是不清楚,或者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自己的潜力有多少,没有认真设计自己的未来。看重的还是速度和机会,几乎都是希望早些得到答案,不希望等待。

大学生们要敢于走出去,尤其是地方一般大学的学生们。外面的世界,一定是有让你兴奋的地方。信心,来自经历和眼光。自卑,源于封闭和狭隘。

今年国家有规定不能限制学生外推,是一个进步,学生要充分利用外推的机会。要主动,要积极,要到自己希望的导师实验室去看看,去与自己希望的导师去聊聊。同时要多问多看,不要受学校时间表的限制,如科学院从夏令营就开始面试学生了。很多学生是在获得推免资格后才开始联系导师,但有些学校公布具有推免资格的学生名单的时间太晚,这个时候很多导师都已经面试结束了。有些灵活的学生,不管自己是否获得推免资格,根据自己的估计和判断,就提前主动联系了,也参加了面试。这是比较聪明灵活的做法。几年前,我们组曾面试过一位同学,排名第一,只等获得学校的推免资格了。当时学校分内推和外推之分,这位同学最后没有获得外推的资格,只能内推,所以也就无缘加入我们研究组。不知是不是这次推免的原因,我这些年再也没有招收过推免生。

很多的疑问,现在也还是没有答案:

1对免试推荐研究生的困惑

2有多少考生是为了追求兴趣而考研的?

3研究生调剂:也要考虑自己的科研兴趣

 

但是,“(招收研究生)不招最优秀的,招最合适的,招最喜欢我们方向的”,应该是我这些年的一个经验和理念。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57-831298.html

上一篇:说机会
下一篇:研究生统考与推免(二)

36 罗德海 姬扬 王琛柱 黄永义 李伟钢 尤明庆 郑永军 梁红斌 关法春 武夷山 戴小华 朱朝东 郭向云 徐旭东 李志俊 徐耀 郭战胜 孔梅 赵序茅 齐国臣 温世正 蒋敏强 张忆文 朱晓刚 郭胜锋 璩存勇 蔡庆华 张大林 李宇斌 谢平 shenlu bobbyschro zhangshuying11 taoshl biofans z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