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学计量学数据所反映的残酷现实 精选

已有 6668 次阅读 2014-10-16 06:43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学计量学数据所反映的残酷现实

武夷山

 

美国Science Career网站的主编Jim Austin2014620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最后一页发表短文,提到了一个预测模型该模型想识别哪些因素能导致年轻科研人员日后成为项目主持人。模型考察了约200个因素,识别出的最重要的四个因素如下:

 

1. 你最好是男性

女性需要多发两篇第一作者论文或7篇署名居中的论文,才能使自己成为项目主持人的概率(以下简记为“成功概率”)与同等条件的男性相等。

2. 你得“自私一点”

每多发一篇第一作者论文,成功概率将增加17%;多发8篇署名居中的论文博主注:署名居中,指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末位作者。由于梁立明教授所谓“贵人断后”的原则,末位作者往往是导师,比署名居中的作者更重要)才有同等的功效。

3. 培养单位的名头越大越好

一般说,英雄(成为项目主持人)不问出身(在哪里念的书。但是,对于上海交大编制的大学排行榜的前10名来说,每一级都了不得。比如,在排行第二的斯坦福上过学与在排行第一的哈佛上过学的人相比,其成功概率的下降幅度,相当于在排行第十的牛津大学上过学一直下降到在排行第100的弗莱堡大学上过学。

4. 你得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文

数据表明,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文对成功概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本人最高被引文章的被引次数,也大于H指数。

 

Jim Austin最后说,开发这个模型不是为了指导年轻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年轻人如果争做第一作者而不肯合作,刻意追求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文,并非好事),而是为了揭示出,理想目标与激励导向之间有巨大的落差。如果我们希望年轻人追求学术理想,那么就得调整现在常见的激励方案,因为有两样东西是最需要激励的:一是做出科学发现(往往是凭团队之力做出发现),一是就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36045.html

上一篇:ITER怎么收场?
下一篇:日记摘抄(43)----锻炼受伤

44 钟炳 陈小润 许培扬 赵星 彭思龙 王云才 蒋迅 刘桂锋 杜建 王桂颖 张文军 李学宽 汤建民 杨建军 杨正瓴 姜春林 李江 李泳 马雷 杨小林 魏瑞斌 曹聪 王贤文 王国强 王刚 周春雷 李伟钢 鲍博 李永丹 李毅伟 王善勇 麻庭光 冯向梅 王天一 韦玉程 杨思洛 邱嘉文 强涛 王云才 覃伟 刘立 shenlu qzw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