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如何做高职学生的导师?

已有 3314 次阅读 2014-11-7 10:02 |个人分类: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导师制, 高等职业教育

做私人定制化的职业教育,需要一批导师。而要做好高职学生的导师,需要明确、明白以下事项。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定向

我们要办私人定制化的职业教育,经过调研、考察、学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向:第一,就业导向。要培养我们学生就业、适应职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方向。虽然目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高达90%,但高等职业学校的生命在于持续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导向将是高等职业教育第一位的目标。第二,创业导向。“20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3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半年后月收入为2940元,毕业自主创业比例为3.3%。世界上发达国家大学生平均创业率是10%左右,我们国家大学生创业率是1%,专科生创业率是3.3%。这说明了我们的专科生有一批人将走向创业岗位,一个人创业会带动一批人就业。我们现在的学生数来说,应该有6.6个人去创业,那么这6.6个人就是我们的方向,我们要鼓励我们的学生去创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专科毕业的学生更多地走向了总经理的岗位,所以说专科教育是大有可为的,只有学生有良好的创业能力,才能带动我们的就业,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公信力。我们要成立创业基金,要资助我们的学生去创业,用创业带动学习并弥补自身不足。第三,国际化导向。我们要积极联系,创造条件要让我们的学生经过两到三年的培养能够到国外去深造。第四,学术导向。让有学术意向的学生升本、考研究生。我们在这方面的目标是:学生在校期间套读自考助学专升本的比例不得低于30%,最终各类专升本的比例不低于50%。这是努力的目标。

以上四个定向实现的机制是“小学期制”。在小学期到来的时候给学术导向的学生补课、给国际化导向的学生补课、让创业导向的学生进入实践、让就业导向学生进入实习,所以作为我们的导师要明确这些方向,更好的知道学生。

二、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开展工作

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是我常讲的“学历+技能+素质”。学历指的是高职专科人才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点,包括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业务拓展知识。对每个类别的知识,学校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并在实践中予以实施。同时,在学历知识学习中,应该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历,我们国家公司上市要看职工学历,这也是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方式。而我们要把学历看成一张纸,更重要的是充实学历背后的东西,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技能指的是高职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即适应专业生产线的能力,就是毕业生的潜在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高职人才应该按行业标准制定能力标准,并让所有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相关专业从业资格。例如我们很多学生要进入磨料磨具和超硬材料企业,那么就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培养学生和企业、和生产线对接的技能。我们积极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学生导师,给学生学术以外的指导。除了专业技能以外还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不要讲编程、代码,就给学生在企业里能用到的,例如word、PPT、电脑问题解决等这些实用且学生需要的东西。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里还有一项就是素质,就是一个人对职业、对自己工作的敬畏心、责任心和良心,也是一个人的职业精神和创业精神。一国的职业教育水平直接决定着一国的制造业水平。德国成功的职业教育,使德国制造成为品牌,德国职业教育的学生和从业者也从德国制造中实现了个人价值,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德国半数以上的青年人主动选择职业院校。为何我国职业教育有90%以上的就业率,却得不到社会和学生的尊重和青睐呢?原因恐怕还得在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上去查找。主要还是我们的人才质量没有跟上,我们的制造业没有赢得尊重使然。我国的产品,被更多标签为“便宜”而不是“质量”。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行业的产品均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才是我国职业教育得不到尊重和青睐的原因。事实证明,没有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毕业生,不可能给中国带来优质的产品。对职业教育,我们只能说,中国制造赢得尊重之时,就是中国职业教育赢得成功之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赢得尊重和青睐之日。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职业操守的精神,要让学生脚踏实地的做一项工作,要让学生明白人品是人生中重中之重的事情。

三、坚持个性化原则

我们224名学生,每个人的面貌是不一样的,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按照自己尺度成长的人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有人说过,废物是放错地方的人才,我们要把每个学生的善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感到你对他的尊重,这是我们导师的学问,要认真体会、研究。

四、把握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词

1、双元制。也叫双师制、双轨制。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好的国家,基本的做法是职业教育的学生一半的时间在企业、一半的时间在学校。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我们要想办法为学生创造在企业工作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在学校受到教育,还要到企业中有岗位、有导师。

2、师徒制。职业教育一定是手把手的教育,教育部也发布文件要建立现代师徒制。我们也会聘一批校外专家与学生建立联系,同时,我们也要认真思考职业教育要围绕哪些目标、通过哪些路径才能够做好。

3课程。一定要把我们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传达给每一位任课老师,每一个老师都要理解我们学生需要的是什么、上课应该讲什么、如何讲,要在课程上下功夫。

4、实习、实训和实践。实习、实训和实践,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努力学生的实习、实训、实践与学生专业相关联。

五、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把全员育人落到实处。力争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确确实实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工作。导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最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要通过与学生谈话、听课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另外,要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即学生时代的规划;职业规划即将来的就业取向;人生规划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要确确实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次我们选导师就业选有一定生活经验和阅历的老师,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导师制,看起来容易,可实际上并不简单,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做个动员,希望大家脚踏实地的、认真去做、认真体会。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9436-841759.html

上一篇:“分类考试”只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步骤
下一篇:大学校长任期那些事

2 陈小润 张红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