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儿做科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nfouer 以文会友,以理治学,文理交融,教学相长。

博文

奇点三问(第1稿复活版)

已有 2795 次阅读 2014-11-30 11:47 |个人分类:思考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奇点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吾意独怜才》中曾经说过:我认为拜师求学,不是要求老师的知识,因为他的知识可从书本、文章上谈到,而是求他指点迷津,学他的思考方法。他还说: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是要脸皮厚!就算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都可以问。

    所以本文,只记录我在这次百度Thebig talk奇点大学公开课上,想问三位嘉宾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给Neil Jacobstein,没问成;第二个问题给Brad Templeton,私下里问了,第三个问题给Raymond McCauley,当众问了。

    第一个问题之所以没问成,是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过冒犯。后来我私下问了Neil一个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吃午饭前又跟他交换了名片,都没好意思把这个问题给抛出来。

    这个问题就是:指数性思考(Exponential thinking)目前只存在像您一样极少数科学家的头脑当中,您怎样让普罗大众相信它并跟随您走?

    这个问题之所以冒犯,是因为我忽然觉得其答案就在我前两天刚写的一篇博文当中,那篇博文的题目是:批判性思考Vs.贪婪与恐惧

    Neil的演讲中,出现最多的是这句话:颠覆,还是被颠覆?

    颠覆——贪婪

    被颠覆——恐惧

    所以整个Neil的演讲被我自动解构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刺激我们的贪婪,一部分用来诱发我们的恐惧,这实在是一个标准的,可被任何行业、任何组织套用的宣传模板。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在于偶尔会被某些把戏所糊弄,而在于你看清了这些把戏背后的逻辑,永远不能够被任何把戏糊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Neil人很好,很和气,也没有架子,所以我不向他问这个问题。

    Brad的第二个问题比较专业,在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中有两种技术方案一直在竞争,一种是单摄像头+激光雷达+测速雷达,另一种是基于双目视觉形成立体图像的,我问他哪种方案更有前途。

    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刚刚参加完今年10月份在青岛举行的,由郑南宁院士和王飞跃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的17IEEE智能交通系统国际年会,会上一大半的论文都是关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所采用的也就主要是这两种方案。

    Brad非常肯定的告诉我,第一种方案占绝对优势。这个我可以想像的到,因为激光雷达3D测物要比从双目视觉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图像方便的多。但Brad给出的理由很有新意:因为Google是这么干的,Google是第一家,而且成功了,所以其它家都会去效仿它,不会因为可能的成本节省(双目摄像头比激光雷达要便宜)而再去冒风险。

    这个思维方式是我以前不具备的,我以前只会从技术的角度考虑问题,总想着这个事情怎么能干成?Brad给了我一个新的思维角度——机会成本的角度——这个事值不值得干!而且显而易见,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第三个问题引发了会场骚动和争议。

    Raymond是研究基因控制的,他要Reading,Writing and Hacking 地球上生物的DNA

    让我先把我的问题完整的放在这里:

    我来自一个大面积推广转基因农业的城市,现在在我的亲朋好友当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在本地土生土长的,他们很难怀上宝宝;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本地土生土长,另一方来自外地,一般要流产掉一个才能生下一个宝宝;最好的情况是像我这样读大学就到外地去读,然后娶一个外地媳妇,生孩子就比较顺利。请问这种现象跟转基因食品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问完,现场响起了淅淅沥沥的掌声。

    Raymond没有直接回答,他说了说来自不同地方距离越远的人结合可能使下一代的基因更优秀,然后说下一部分将会专门讲转基因的问题。这时候有一位媒体的朋友接过话筒,说道:我严重怀疑刚才那位提问的先生所说的!然后他转过来冲向我,很严厉的发飙道:你是来自哪个城市的?这种事情没有证据不能乱说,特别是在美国人面前……他说完这话,现场响起了比刚才热烈一些的掌声。

    我没有理他,我心里想,我说的是我的亲戚朋友,我就那么多亲戚朋友,他们就是这个样子的,我爱他们所以我一定要问眼前这个基因专家,你的什么数据、统计、证据、美国人关我什么事?

    到了Raymond的下一部分,他的PPT上写道: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经不用再怀疑,因为全世界已经有3.5万亿份转基因食品被食用。这句话好像出自哪个转基因环保主义者口中。

    好吧,就算不是转基物食品造成的,但按照传统科学因果律的逻辑,凡事出必有因,总得找出一个别的什么理由来吧,不能让老百姓去猜,因为猜来猜去最后还是猜到你转基因食品头上。

    或者我们用大数据的逻辑,不看因果,只看关联。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统计外地来的大学生中男生入学前和毕业前精子质量,然后看看这几年的学校集体生活对他们的精子质量有没有影响,影响是否严重?说不定几年的城市大学生活,吃得好,睡得香,让他们的精子质量越来越好呢?

    本文的最后,我要回答我在批判性思考Vs.贪婪与恐惧一文中提出的一个质疑——为什么演讲的三位嘉宾近年来都没有什么学术文章,这个答案来自中午吃饭时我席上来自硅谷的一对俊男美女,我捡了个耳朵。

    之所以说他们是一对,是因为他们真的是一对,微信都可以一起用。

    那位满头卷发的帅哥说:美国一个教授往往要经过博士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一个漫长的晋升过程之后才敢去研究企业的实际问题,这其实是非常浪费时间且成本高昂的……

    也许这就是原因,写文章多浪费时间啊,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参考阅读:

奇点三问(最终提交版)




https://m.sciencenet.cn/blog-48882-847417.html

上一篇:联通是第一生产力_教改是场实战_我要有教有类(采访含录音)
下一篇:求指教:麦家《解密》中的希伊斯棋/数学棋真的存在吗?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