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那些事儿

已有 35657 次阅读 2014-12-24 06:45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那些事儿

武夷山

 

最近一位博友问我一个问题:一篇论文是否可以同时归属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所在单位。要在中国语境下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扯远些,说说本所的论文统计工作。

1987年,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批示说(大意):我国每年到底发表了多少论文?现在心中无数。于是,本所开始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我们一开始选定了4个国际数据库:SCI、EI、ISTP(CPCI-S的前身)和ISR(科学评论索引)。后来,又很快建立了CSTPCD(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换句话说,本所从论文统计一开始就不是唯SCI的。近年来,本所又增加了对Medline、SCOPUS等数据库的统计,就更不是唯SCI了。开始论文统计没几年,考虑到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综述评论论文实在是太少,且ISR论文是SCI论文的一个子集,我们就取消了对ISR的统计。

我们从论文统计一开始直到今天,在发布统计结果时都将每篇论文归于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什么这样做呢?有以下主要理由:

1.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局部统计之和等于总和。也就是说,所有机构发文之和等于全国发文总数,所有省份发文之和等于全国发文总数,所有学科发文总数之和等于全国发文总数,等等

2. 合著论文越来越多,如3000作者以上的巨型合著论文已经问世,数百、上千人合著的论文也是家常便饭如果统计全作者(不管排在第几都统计),就意味着对于一篇合著论文也许需要加工数百、数千个作者所属机构、地区与国家的信息,工作量太大,而“效益”不大

3. 本所论文统计工作的目的是获得宏观和中观层次的数据并加以清洗为国家、省市、机构的科研管理者服务,并不打算将这些数据用于评价个人绩效实际数据表明,对于机构评价来说,统计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全作者(不管排第几),对排序的影响小。

4. 统计第一作者,是个易于操作的、单纯的原则如果改为统计通讯作者,那么在原文未标注通讯作者的情况下,数据库生产者就“缺省”认为第一作者便是通讯作者。换句话说,在后一情况下,通讯作者中混进了第一作者,统计原则是混乱的。

 

  以上便是我们按照第一作者统计来发表统计结果的考虑。重申一遍,该统计完全不是为个人绩效评价服务的。

   必须承认现在一些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有点懒,他们说:既然中信所只统计第一作者,那我们也只承认第一作者。这个做法应当说是有问题的。在科技人员绩效评价中引入文献计量学指标,是为了促进科技工作,而不是为了排名。因此,各单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定位、根据自己欲解决的问题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断调整改进。例如,对于工科院校,只看SCI恐怕就不合适,还应看看EI论文看看发明专利,看看技术交易;对于计算机专业,只看期刊论文而不看会议论文就非常不合适;如果本单位的论文挂名现象较严重,那就可以坚决地只认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如果本单位的科研人员为了追求第一作者论文都不愿意与外单位合作了,那不妨统计全作者;如果大家都积极投身科研、自觉撰写论文了,那根本就不需要再考核论文指标了…… 

   我们的统计原则不能变来变去,但各单位的考核方式则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53353.html

上一篇:我翻译过的奥登一首诗的背景
下一篇:[转载]2014年10大撤销论文事件

71 王善勇 喻海良 李伟钢 钟炳 张士宏 许培扬 程丝 王德华 科学出版社 姬扬 王荣林 褚昭明 陈楷翰 曾葆青 陈筝 赵凤光 范毅方 马建敏 包存宽 鲍博 曹俊 付小军 邹斌 文克玲 邵鹏 赵丽莹 李学宽 杨正瓴 罗德海 刘全生 强涛 水迎波 鲍海飞 周忠浩 刘俊华 米永振 李璐 梁进 袁圳伟 曹聪 林松清 黄育和 刘善芹 贾伟 章成志 刘全慧 李颖业 徐晓 赵美娣 朱立 龚谊承 李帮建 李泳 吕喆 罗会仟 陈绥阳 郭领阵 蒋永华 魏瑞斌 xchen luxiaobing12 eastHL2008 kknk biofans cloudyou zjzhaokeqin xuqingzheng xdlwd086 Bioboy zhongmiaozhimen andy123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