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开题报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精选

已有 24093 次阅读 2014-12-29 16:33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最近研究生正在准备开题报告,发现一些研究生在准备开题报告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开题报告从格式上要求对科学问题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研究的意义,提出研究假说,设计研究方案,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足够的预实验依据等多个方面,都是表格化的模式。但要作好开题报告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开题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件大事,所谓万事开头难,研究生开题就是一个开头的问题。这里简单谈谈看法,希望对研究生准备开题有一些帮助。

首先是对待科研的态度。现在科研工作的功利性非常重,已经明显影响到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开题报告的准备过程中,就有这种感觉。科研工作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也是可以带来兴趣的,如果没有对科研的兴趣,只是被动开展科研。缺少主动性的表现包括,对指定的科研方向缺乏详细了解,尤其是对自己准备开展的研究内容背景知识缺乏足够全面的理解。比如说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简单重复这个模式的重要意义很容易,只需要从基金标书或一些综述中查找就可以。但是如果对这里的任何具体细节进行询问,大多数研究生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替导师打工的学生,没有将这个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项目认真研究理解。根本原因是没有对所开展研究的内在兴趣,只希望借助一个课题完成现成的实验,写出论文毕业完事。这样的态度容易导致科研兴趣的下降甚至丧失,一定要设法纠正。甚至要主动让自己的热情调动起来,学会对课题产生内在兴趣。如果实在对课题没有兴趣,可以改变研究方向和内容。否则开题不理想就好象开局不理想,很难达到最终满意地完成学位课题。

其次关于科学问题的提炼。开题报告非常类似基金申请书,虽然不一定能达到高质量申请书的目标,但基本逻辑完全一样。由于一个学生完成的内容规模比较小,多是来自导师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要素和规范是一样的。科研的灵魂是科学问题,立论依据其实是利用文献和前期研究论证科学问题的重要性,研究内容和设计是围绕问题的解决,预期结果是对内容和设计有一个预见性的展望,本质上就是希望最终达到的目标。许多学生都容易模仿别人的设计,从整体动物体外细胞研究和分子机制探讨等多个角度去设计,但是如果问题没有抓住,这些设计往往会存在许多漏洞和破绽。

最后是关于预实验结果的整理。预实验是开展研究的尝试,也是一个课题是否可行的证据。研究生开展预实验过程中往往有多种目的,例如要学习不熟悉的实验技术,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工具和条件等,但是核心任务是要为将来的课题准备关键证据。预实验结果一般是研究的命门,例如要观察某个药物对某个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机制,那么是否有效就是核心问题,在预实验阶段,严谨性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一些不必要的对照组可以减少。证明药物是否有效,可以用实验模型和治疗组两个来初步确认,一些剂量效应和阳性干预对照可以先不进行,因为只有这个问题初步明确,将来的问题才真正具有可行性。但研究生开展预实验容易参照别人已经发表的论文或过去毕业论文中的研究方案,但这些论文中不会给你预实验方案的。因此预实验要和导师和毕业的师兄师姐好好讨论,先弄清楚关键核心问题,不要轻易大量开展实验,以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854788.html

上一篇:氢气对抗软组织损伤的人体试验
下一篇:冻冻更健康

24 许培扬 张强 程丝 郭战胜 吴斌 强涛 张增杰 李宇斌 张文增 王海冰 肖海 郑永军 唐小卿 岳松峰 翟远征 李帮建 赵保明 李亚平 王健玲 张磊 zhangling divingmed biofans pseudoscienti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