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投掷型自动灭火袋 精选

已有 6710 次阅读 2015-2-12 17:3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众人抛沙火焰低

在许多生产现场火灾扑救案例报道中,常听见跑出来的工人说:刚开始火不算大,大家还立足于自救,可后来眼看控制不了,只有先逃生了……

假想一下:如果现场备有足够的小型自动灭火袋,类似于袋装米,只不过里面装的米换成了沙子,塑料包装膜可以做得很薄,重量减轻到一公斤左右,平时码放在墙角,一旦某台设备或某个区域着火,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像投掷手榴弹一样,将这些沙包投向起火点……

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很幼稚,实则不然:

1.易燃易爆场所往往备有沙堆,然而关键时候沙子的输送是个麻烦的问题,费时费力,但是将沙子进行独立包装,需要时采用投掷的方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并且没有使用技能方面的要求,只要有一些臂力,时间和数量都可以保证,平日里“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里,“众人抛沙火焰低”;

2.由于是抛投,人员可以远离起火部位,没有烟熏火燎,避免触电或突然爆炸等危险,实在控制不了,还是可以选择撤退,人员安全有保障;

3.对抛投的精准度没有过高要求,投中的沙包可以覆盖起火点,压制火势,沙子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沙袋无论是被烧漏还是投中时被撕裂,沙子都可以落下,开始自动灭火。投偏的沙包可以在周围零散堆垛成隔离带,控制火势的蔓延,与沙子依托的塑料膜根本无法助燃;

4.现场人员可以最快速度开展救援,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可以使得大量灭火剂短时间内被快速投放出去,相对柔软的沙袋也不会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坏,只要“弹药”足够,一通“狂轰滥炸”之后,大火被“分割”成零星小火,要么完全灭掉,要么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利于后续的救援。

5.对于一些较高处的起火点,鞭长莫及,一时难以找到称手的灭火器具,登高又有危险,过去只能隔岸观火,现在只要有人手,多扔一些沙袋上去,有益而无害,沙袋内部无压力,不会伤及人员。

6.成本低廉,安全环保,无需维护,永不失效,决定了每家每户可以大量储备,关键时候可以互为备用,后续补充不断供,包装后的沙袋不影响环境,可以放置在离可能的起火点更近的位置,随手可得,缩短运输和抛投距离。

实施的结果便是: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一大堆沉重的沙子空投到了起火区域,最终又化零为整,实现了沙堆在空间内的整体位移,尽管堆得不是那么成形。每成功扑灭一次初始火灾,就等于避免了一次潜在的重大火灾。

一般来讲:火灾的偶然出现往往会令人猝不及防,惊慌失措,身处险境,头脑短路,甚至忘掉了各种操作技能和预案,而这种简单有效的应急方式可让每一个置身现场的人克服恐惧心理,主动参与处置意外突发事件,目标明确,程式简单,无需思考,无需耽误时间组织协调,从多个角度自发向起火点投出抛物线,以纯人工的抛投模式延伸了“手臂”,最为重要的是:抓住“黄金三分钟”且发挥出最大的效能,非专业人员弥补了专业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前的“空窗期”,有所作为,并始终确保自身安全,进退自如。

回头看来,这样的战术思想与战场上无异:在不了解对方实力的情况下,先用手榴弹一顿招呼,压制住对方的火力,然后再跃出战壕,近距离消灭残敌,从最大程度上减少己方的伤亡。

对于每一个生产单位而言,无非就是将原来的沙堆进行了一次分体式独立包装,提前分散放置在离潜在起火点更近的地方,总体用量酌情增加,仅此而已,然而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在关键时候可能发挥出来的效能却是匪夷所思的。

在此也同时借鉴了老式四氯化碳玻璃灭火球的思路,准确来讲,投掷型自动灭火袋应该称之为:半自动灭火袋。

附表:称重与灭火

任务

曹冲称象

人工灭火

问题

大象称重

沙堆搬运

难点

没有大秤

时间来不及

策略

大象“分割”为石块

沙堆“分包”为沙袋

转换

船为载体,实现重量置换

塑料袋小包装,便于快速抛投

方式

单独称石块

单独抛沙袋,位置前移

答案

石块总量为大象体重

沙袋总量等同于沙堆

结局

测得重量

沙堆及时转移到起火区域

      变幻                   时间换空间                               空间换时间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50551-867594.html

上一篇:技术防控人为纵火的探讨
下一篇:历史将消防引入“迷宫”

7 骆小红 赵凤光 马德义 麻庭光 shenlu biofans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