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中医药治癌,也需与时俱进

已有 2365 次阅读 2015-3-18 16:03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动物实验, 中医药, 肿瘤治疗, 抗癌药, 治疗方法

中医学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探索所积累的知识体系,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判决性”实验的检验,故存在着一些是事而非的结论或经验。正是这些不足,导致了肿瘤治疗界主流认识对中医药疗效的评价差异很大。因此,须基于科学或理性,对有些中医疗法作出重新评估。

传统中需扬弃或需谨慎的

我们认为,下列中医治疗方法需要谨慎:

1、 “以毒攻毒”不足取   

基于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笼统的“以毒攻毒”,并非中医治癌之优势,甚至无优势可言。因为中药中许多毒药,它们的毒性是明确的,但有否抗癌药性,或者说除了简单的药理实验外,临床是否真的有抗癌功效,却是需打问号的(根据分析:在动物实验中,得出某种提取成份有抗癌性和临床真实个体身上有否抗癌性,许多情况下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很普遍,后者却较难得出阳性结论)。退一步说,真的以毒攻毒,那不如找化学合成抗癌药更妥当些?这些药物的问世,毕竟经历过较严格的药理学筛选与实验?!

2、 “活血化瘀”需慎重   

“活血化瘀”抗肿瘤很长一段时间很时髦。但许多临床证据表明:对晚期肿瘤患者,特别是肝癌、乳腺癌等患者,一些活血化瘀药不仅会促使肝内转移,而且容易诱发大出血,导致肝昏迷。一些实验结果也证实,活血化瘀药使用不当,会促使肿瘤快速生长与转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慎之又慎!这也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医学“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是否永远正确?因为癌症患者的确比较普遍存在着“血瘀”指征?

3、 “软坚散积”有禁忌   

再如,“软坚散积”也是常用抗癌疗法,并且以往是作为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研究表明,今非昔比,今天海鲜产品全国广泛流通,人们吃的又都是加碘盐,因此,当今大部分甲状腺肿瘤是“碘”依赖性的,而软坚药中不少是含碘很高的,如海澡、昆布、夏枯草、山茨菇等,故这些自属禁忌!

4、 谨防滥用参类补药   

滥用参类补药也是一弊祸。我们的研究表明,人参的粗提物在动物实验中有促使肿瘤加快生长之效,临床滥用人参也常见到肿瘤失控的现象,因为参类补药常有促进或刺激代谢之功,可增加细胞活性,包括促使某些状态下的肿瘤患者体内癌细胞增生活跃。简单说,化疗是好坏细胞一起杀,补品也是好孩子坏孩子一起补。而且,坏孩子摄取能力更强,长得更快!因此,亦须谨慎,不可滥用……。

总之,对于习以为常的许多“传统”,应结合今天的临床进展,作出分析与甄别,甚或是扬弃!

内外兼治:需重视及弘扬的   

癌症治疗中重视内外兼治,是我们临床的-大特点。传统中医学的治疗手段是很多的。但近年来,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中医治疗只剩下内服一法,外加针灸、推拿了。这在复杂是肿瘤治疗中显然是捉襟见肘的。我们的团队发扬传统,充分利用了各种其他方法,配合肿瘤治疗。如对腹水胸水患者,用外敷方,干湿敷交替,既疗效显著,又避免了服药困难及伤胃(腹水者喝汤剂常很不舒服);肠粘连或有躯体疼痛者可外敷或熏洗;阴部或盆腔肿瘤,可灌肠或蒸熏;口腔、鼻咽癌患者可不时啜服,嗽口或擤鼻;食道癌患者吞咽困难时可用糊剂;乳腺癌根治引起臂肿者,外熏加浸泡消肿;头部虚汗多或哮喘甚者,涌泉穴引火归源,纳气下行;骨转移伴疼痛者或关节疼痛或肝阳上亢者,可中药煎汤浸泡双腿。

总之,只要有利于缓解症状,便可因人而异采用各种外治法,既减轻病痛,又避免了对肠胃的损伤,而且与内服同用,不影响抑制癌肿的这一治病之本。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00-875348.html

上一篇:抗癌,需要的是坚强和韧劲
下一篇:防控转移复发,也许非中医药莫属

4 武夷山 赵建民 杨顺楷 a7a8a21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