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heli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xhelijian

博文

也谈“学生上课睡觉是老师的错” 精选

已有 22910 次阅读 2015-4-3 09:26 |个人分类:教学相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看了厦门大学新传学院邹振东教授的博文《学生上课睡觉是老师的错》,很有同感。我也是“受不了,非想方设法解决不可”中的一位,并且现在可以吹牛——我的课堂,学生不睡觉。原先还在鼓励一些学生,如果是由于身体原因(我在大学曾有过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白天在课堂补觉),顶不住可以以最有效的方式,打个小盹,而现在实施翻转课堂,这部分同学的睡觉问题,也已经解决。

  邹老师是搞传播的,他认识到“解决的方式也不同,全看老师如何理解学生睡觉这回事。我的观点很简单,学生上课睡觉是老师的错,这个错不是过错的错,也不是要追究责任的错,而是传播方式的错位。”于是他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良好的课堂,要让学生学得活的知识,能够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的内容。所解决的问题,顾及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一定要和学生的认知阶段结合,选择学生能感知到的案例和问题开展教学。

  各个学科的特点不一样,各种直接的启发,限在学科内部讨论。我所在的计算机科学学科,我在2013年夏天接受了南京大学的陈道蓄老师围绕问题求解的导教,受益菲浅。与我同校的经管学院刘青老师,她将管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就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演绎,且版本不断变化,也经常分享她在这方面的经验。仔细找,各个学科都有这样的例子。

  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放下临渊慕鱼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做到,用一段时间去想办法,去实践,人人都可以做到。

  邹老师的文章引发我感触的,还是刺激人的“错”字。邹老师是搞传播的,标题党功夫了得,实际上,他提炼的,专业且准确。当老师的,即使不是传播专业的,但一定要知道一些传播的基本手法。准确地概括,运用标题党功夫命名,这也是教学基本功,是吸引人的教学,而不是催眠式教学的方式。

  回到“错”字。

  世上任何人都不愿意让人说“你错了!”对此更在意的,是我们这些接受教育时间超过统计数平均值的人群,人称“知识分子”,做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工作的人。我们面对犯错的学生,有效的方式,也并不是直说你错了,而是设计和指导他,该如何如何。

  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想要改变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现象,第一,发现问题,第二,面对问题,第三,勇于说出“我错了”。这是一种气度,这是万事焕发新颜的起始。

  回想曾经的我,不让人说“你错了”,也从没有想过“我有错”,于是,诸事对我,就是“没有办法”。就说学生课堂睡觉这回事,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枯燥无味,睡觉有理;学生学习动机不良,只想结果,不要过程,我无力改变,继续爱睡就睡;学生熬夜不睡,欠觉课堂补,不让睡还显不人道了……如此列下来,结论是我们教室中的桌椅板凳,改成高低床更好。

  直到现在,我也拒绝有人劈头给我一句“你错了”。凭什么,我要在一门课中,能改变十余年应试教育塑造下不学、死学的学生;凭什么,我如此投入教书育人,仅收获我“乐在教中”中自愉;凭什么,我为探索“立足一线解决学生学无力”问题的解决之道,要赔上我这样玩下去“当不了教授此生亦无憾”的悲壮。机制、体制、运作,宏观层面该有的作为太多了,我们的等待太久了。

  然而,我还是坚信基层的力量,以及我“立足一线”探索的价值。为此,我放弃在行政体系中利用一个职务,用那更大一些的空间,更多一些的资源,做一些基层无法做的事。以前放弃,以后的原则也依然,因为能发挥我特长的领地,是一线岗位。恰也是“一线”的标签,给了我无限的创新空间,只要突破了自己,也就没有了障碍。

  突破中的一项,就是时时“我错了”的提醒。这已经成为我习惯了的思维方式。

  我的学生抄作业,我意识到“我错了”。学生抄作业是老师逼的,于是,我取消了作业记分。学生没有必要抄了,但问题没有解决。离开了记分,怎么保证让学生要有必要的课外自主学习?这恰好成了我们“弱化外在奖惩激励,强化学生内在动机”的起点,这是终身学习年代学生要具备的。这一切,始于为了不抄作业的作业不记分。于是,扔掉了记分这个“治”学生的法器,但不放弃学生要学的目标,于是其他的办法步履蹒跚地也就来了。让我震惊的是,我验证了学生的在抄作业中的善良:如果要会做,谁愿意去抄?还是老师没有做到教会!几年探索下来,我已经不再追求“教会”,我探索让学生“学会”中已经有体验,我依托一门课程,冲击让学生“会学”的目标。学生在中学就习惯抄了,大学管得了?立足“我错了”我就要管。我们的学校招来的就是这样的学生,这是个问题,就是我作为教师要解决的。用外在压迫去“管”,是不会有效的,于是,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改变学习动机,越来越多的问题,浮了出来。问题来了,不避问题了,办法也就来了。

  仔细回想,这几年的突破,好像就是始于为了不让学生抄作业开始的。而根源,就在于没有把抄作业当成是学生的错,没有将其归于“大环境”。如果说“我错了”有些过份的话,更温和的说法是“我要改”。

  我的学生课堂睡觉,我意识到“我错了”,因为我也知道,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怎么都说不下去。我的大二学生,在多媒体技术课中,给出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和声道数,过半数的,算不对音频文件在不压缩情况下的大小。我想,给小学三年级学生出题,“一天吃3顿,一顿俩馒头,共有4个人,一共几馒头”,几乎不会有人错。但是,很沉重,我对自己说了:“当老师的我改还不行吗?”

  其实真是委屈,但想想,如果死抱着他们的错,纵容着自己的不改变,让局面就这么下去,的确就是我们的错了。大到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小到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从自己出发,而等到东西南北风俱到再说,那迎来的应该是龙卷风。我们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不去做出改变,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从何而来?教育是人自身的解放,不从我们自己改变,而指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获得解放,如何能够?

  其实“我错了”就是一种心境,时间久了,这成了思维方式,是很享受的,一种豁达自由的感觉。学生课堂睡觉、低级的计算问题,困扰我很久,但方向已经明确:课堂的目的,不是在讲,而是帮助学生真正学起来,并且在课堂上给学生送出一把力,让他们在课外也去学。我的想法,和阅读的教育类书籍中的提法不断交融,我的课堂在悄悄发生着改变,我的学生一届比一届状态好,直到这学期用上了翻转课堂,我为他们骄傲。与此同时,我20年的教学经验,也被翻走了,我时时有菜鸟老师时期不知做些什么的困惑。但我知,这似乎是我回到了老子“复归婴儿”的阶段了,这是螺旋式的上升,是人在老,但也在随时代而前进的表现。

  我将“我错了”用于家庭教育中。当我发现儿子偷钱后,第一感觉也是先把这小子打一顿,太不像话了。但转而一检讨,小学三年级了都没有给人家零花钱的说法,谁错了?于是建立起了零花钱的制度,为了避免他乱花,以及买垃圾食品,约定几条奖励条件,孩子的理财能力就这样起来了。

  我不要人说“你错了”,教育教学中的不理想状况,要是为了追究过错找我的责任,我也一样不认。但我时刻提醒自己“我错了”,时刻想着,立足当下,我可以做些什么改变。这是一种解放,这是一种力量,这是万事开端,也是万事的希望。

  

  

PS: 博客好友,广东海洋大学的易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谈了他的看法,见《我学谈“上课学生睡觉,是老师的错”》。  

PS: 再看到一篇《高职学生是如何学会C语言的?》,我想认识这位老师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64000-879477.html

上一篇:MOOC就在手中——我在文经学院的讲座
下一篇:“从我做起”的讨论

22 梁建芬 张海权 赵建民 王国强 石胜利 李东风 陈凯敏 贺海龙 黄永义 王琛 姚伟 王林平 李宇斌 王华民 王修慧 徐耀 易小兵 罗汉江 农绍庄 shenlu jzpalsgg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