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ong4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博文

毕业这件小事

已有 4227 次阅读 2015-5-26 09:31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博士, 导师, 学生, 毕业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在五月的的云和雨中拉开序幕,中南大学研究生姜东身跳楼自杀的消息再一次告诉世人,毕业也是一件有人哭,有人笑”的事。身为他的同龄人且同样作为一个毕业生,我对此表示十分遗憾和惋惜,唯有衷心地祝愿逝者安息。毫无疑问,其本人、导师和制度都与这件事都或深或浅的关系,但我个人认为导师应该对此事负主要责任。我并不能对此事发表观点,一来不知道该说什么,二来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姑且先发起一个关于选择导师标准”的投票(你选择导师的标准是什么: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67528&fromuid=718137),以便日后分析和讨论。熬过毕业答辩的我,此处还是记录一下一个普通博士毕业生的非典型毕业经历。


毕业论文

春节过后,毕业的号角才算真正吹响,首要任务便是把毕业论文先搞定。心里有些急,但却不在状态,效率很低。我曾中途换过研究方向,后面的实验开展的晚,数据得到的也晚,此时基本处在一边分析数据一边写论文的状态,原本信心满满地打算只把博士期间的工作写进毕业论文,这样会主题鲜明,内容集中。

但随着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一天天的逼近,我料想按原计划不能完成论文,毅然决定停止最后一部分数据分析,将硕士期间的内容添进来,这样我的论文实际包括了两大部分内容,比起原计划内容上略显分散,但并非毫不相干,所以如此一来内容反倒更加翔实。能说得出原委和情理的事,导师自然是不会反对。于是,我“轻松”地赶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了毕业论文,经过几番小修,便提请盲审去了。

答辩准备

论文送给了三个外单位的专家审阅,评分在8292之间,答辩自然是没问题的。专家提了几条意见或建议,三人都未对两部分内容的关联和衔接提出异议。我量力而行地改了几点,便准备答辩了。

对外宣讲的报告,导师都乐意为我们把关和修改的,更不用说毕业答辩的大事了。导师专门找了一个下午听我预答辩,随后进行现场指导修改,在我答辩前又从头彻尾的把字体和排版等进行了修改,让人看得更清楚和醒目。写论文和讲报告还是有着很大差别,我最要做的就是尽量熟悉PPT,找好衔接和转折的话语。我除了坐在电脑前一遍一遍的看PPT,还把它拷到手机里,躺在被窝里也可以翻翻。

毕业答辩

今年课题组只有我一人毕业,导师原本想安排我一个人答辩,但为了协调和安排答辩场次,研究生处把我安排了和另外两个人一起答辩。那本来也只是二十多场答辩会中的一场,却因为撞上了我的28岁生日而成为异常特别的一天。之前的准备是有效果的,我在41分钟里很顺畅地讲完了PPT,虽然已经口干舌燥,连话都快说不出来了,但我自己还是满意。专家陆续提了一些类似建议的问题,大都被我当作建议处理,只简洁地回答了三个问题。最令我欣慰的有两个,其一是一个“外行”专家只说了一句话:报告讲得让我这个外行也大概听懂是什么意思;其二是一位非评委的老师站起来为我们在青藏高原采样和实验的艰难和危险鼓劲和打气。

综合答辩和审议结果,最终毕业论文被评为“较优秀”,虽然研究生处的老师为我没有得到“优秀”而“鸣不平”,但我对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因为工作就在那里,有辛苦的付出,也取得初步的结果,但不足和问题也是明摆着的,也得到一个较为合理且令人满意的结果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慰!

按照习惯,答辩的最后,答辩人会上台对培养我们多年的导师做一段真情告白,这和写在毕业论文里的致谢不太一样,现场流露的感情无疑更真挚。于是,当着导师、评委、研究生处的老师、师兄弟姐妹和旁听的“陌生人”,我流露了近10分钟的真情,包括感谢导师以博大的胸怀收留我,导师的科研热情,导师对学生的关爱和照顾,以及我要为提升导师和课题组影响力做一丝贡献的豪情壮志,同样感谢的还有现场的答辩专家和研究生处的老师等。这种场合,情感是不太受控制的,最动容的时候,一股混合着悲伤和感动的情感涌上眼角,声音几乎哽咽,但我想我是不会哭的……

正如我最后说的一句话:这是我研究生的终点,也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以前好的,我会继续坚持,存在的问题,我会尽量改正,争取早日做出优异的成绩!

毕业生系列活动

按照惯例,所里每年会为毕业生举行一系列毕业活动来庆祝和几年这一激动和盛大的事件。今年已经或可能筹备的活动包括毕业生篮球赛,毕业生足球赛,毕业生交流会,毕业典礼等。

毕业生篮球赛和足球赛都与我没有关系,我天生不适宜参加这些运动,五年前还会打打篮球,后面果断与之决裂了,足球则是我除高尔夫等非常规的唯一没有碰过的球类。所以这些活动,我不仅不会参加,大概连观众也不愿去当。

我曾旁听过毕业生交流会,就是请在读期间科研做得好的毕业生给师弟师妹们介绍一些经验和心得。如果今年如期举行,可能会和我有关,尽管我科研做得不是特别好,但是确实在自己的努力下发表了几篇论文,同时也是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和优秀毕业生等的获得者或候选人。我自己也挺乐意和他人分享一些东西,因为我的研究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有过不小的波折,所以经验和教训都挺“丰富”。但如果真让我去讲,我却又不知该讲什么,该如何讲,或许我会讲讲这5年是怎样度过的。但不论说什么,我想最后一句话都会是:更多的经历,请关注我的科学网博客:草韵花香

毕业典礼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仪式,否则毕业就不完整,这也是我十分期待的活动,届时我将带着父母去参加毕业典礼。前期的努力和付出也为这一天做了良好的铺垫,我将光荣地登上主席台4—5次,1次拨流苏,1次给导师赠送学位论文,2—3次上台领奖。这大概是我寒窗苦读22年里能带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了。


毕业这件小事,对我算是欢乐和光荣的,这其实也应该是一名普通毕业生该有的情感,因为欢乐和光荣与获奖都关系不大。但我也知道,导师在我毕业过程中影响最大:如果没有导师的理解、支持和指导,我不会那么顺畅地毕业;如果我不怀着对导师的一份感恩和敬重,我曾经的斗志将会被磨灭或耽误至少三分之一,那我一定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

在维系师生关系中,学生是被动的,学生对老师天生有着一份敬畏,敬畏是天底下最真诚和贵重的一种情感。如果老师让学生对自己只有畏惧,乃至慢慢演变成憎恨,这样的老师是十分失败的,也是可悲的。

教师多于其他人的唯一财富是学生,正如学生多于其他人的最重要财富是老师,彼此都应该学会珍惜!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8137-893160.html

上一篇:研究生期间的最后一篇论文
下一篇:毕业答辩之后

9 尉石 武夷山 王德华 赵美娣 谢长花 朱朝东 徐政基 高敏 cqmuz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