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宇宙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学雷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从事宇宙学研究

博文

与人比烂心理毁了姜东身同学

已有 11456 次阅读 2015-5-28 12:22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昨天看了一下中南大学跳楼自杀的姜东身同学的遗书,可以看得出姜同学死前所感受的不平和愤懑。这封遗书对周围的人,包括导师、其他老师和同学都充满了指责。不过,我估计就凭这些只言片语的指责进行调查,恐怕也很难调查出什么来。姜同学的导师在平时的指导上可能有缺点和不足,但从遗书看,姜同学对他自己导师的指责,主要是他导师要求过严,让他延期毕业,对姜同学的论文有很多批评和不满,以及在答辩时没有帮助回答问题,反而当众批评姜。尽管我们同情死者,但显然这些都谈不上学术不端行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甚至觉得姜的导师至少还是想坚持严格学术标准的--虽然也许他做得未必公平。姜同学认为导师是势利眼,对别的同学就放水了,只有对自己才严格。但这些都只是姜的一面之词。有人说,姜同学是抱着将死的决心,因此这些话一定是真的,不过即便如此,这也只能说是姜同学的主观感受。至于实际如何,局外人是很难验证的,调查也很难查清。而且如果真的查清了,证实确实如此,其导师的问题也是对别的同学放水、宽纵,而并非严格要求姜同学。


我觉得,与人比烂的心理毁了姜东身同学。这种心理是遇到问题不检讨自己的不足,而觉得还有比自己更烂的,却为什么比自己过得好。就好像驾车违章被警察抓到了,埋怨警察说,有那么多违章的,有很多比我还更严重的,你怎么不去抓他们而偏偏抓我。抱着这种念头开车,迟早要被警察抓,甚至可能还要出车祸。而姜同学最终也毁灭了自己,这令人非常惋惜。一个人可以对周围的环境不满,但千万不要与人比烂。

 

在学习、工作的时候,难免遇到自己很努力但结果并不满意的情况,特别是有时候觉得别人水平、努力程度还不如自己,却比自己得到更好结果,真可谓“人比人、气死人”,这都是很常见的。有的时候,这有可能是导师、上级确有偏心,但更多时候也未必是导师、上级有心如此,只是机遇造成的。无论是哪种情况,还是要放平心态。在学术上,努力终会获得回报。张益唐先生因孪生素数的工作出名后,很多人都感叹他的朋友对他的支持,以及美国学术界给予他的机会。但是,张益唐先生能最终取得成功,首先是因为他自己的心态很好。试想他在当年是北大数学系有名的尖子生,获得北大校长亲自推荐出国留学,毕业后却“没人要”,靠当年老同学的面子才找到个小学校教书的工作糊口,然而他却能安心地自己做研究。姜同学的一点小挫折,和这比起来算什么?而正如我们看到的,张益唐先生尽管一时遭遇挫折,但只要不懈努力,总有取得成功的一天。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61-893734.html

上一篇:科协是否有点脱离科学家了
下一篇:用石墨烯实现“光驱动”飞行?

50 罗德海 吴飞鹏 肖重发 刘洋 王天一 尤明庆 郭战胜 姬扬 王德华 李贤伟 张士宏 朱教君 杨正瓴 文克玲 徐耀 刘全慧 魏武 葛素红 徐海 余昕 汪晓军 赵美娣 蒋永华 常顺利 张骥 邢志忠 戴德昌 梁建华 叶长辉 刘蓉晖 黄洪宇 吴冬晴 李建雄 刘永和 陈小润 璩存勇 科苑往事 季索清 李宇斌 李毅伟 贺鹏 温晋 xchen qzw biofans ahmen bridgeneer chenhuansheng mbnl bccd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