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草鱼基因组测序—拉开草鱼分子育种的序幕

已有 6738 次阅读 2015-5-28 16:37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基因组测序, 草鱼

>>>> 最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以及中山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草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揭示了草鱼草食性特征的遗传基础,发现了草鱼性染色体分化与性别决定的新线索研究结果发表于Nature Genetic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年第5期“亮点”栏目介绍了这项研究:

草鱼因为其典型的草食性特征而得名其摄食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富含纤维素难于消化易被利用的营养物含量较低。草鱼是如何从水草中获得营养以支持其快速生长的机制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该研究发现草鱼基因组中并不存在纤维素降解酶基因说明其消化道内的纤维素酶完全来源于肠道微生物澄清了有关草食性鱼类自身能否产生纤维素酶的争论;研究同时表明草鱼可能通过持续高强度的食物摄入获得足够的、可利用的营养以维持其快速生长从而在遗传水平上解开了草鱼如何从水草中获得营养的困惑,这为研发可高效利用植物纤维素的草食性鱼类、甚至肉食性名贵鱼类的人工饵料提供了新思路。

性别问题被誉为进化生物学问题中的皇后,作为主要水产养殖对象的鲤科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研究进展缓慢。该研究通过比较草鱼雌性和雄性基因组发现了2.38 Mb雄性特有序列,主要分布在草鱼的第24号连锁群上。这些雄性特异的DNA 片段在其他脊椎动物中找不到同源片段,表明草鱼性别决定基因的形成可能具有种属特异性,为鲤科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鱼类是人类最后的野生食物资源,水产养殖被认为是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对水产动物蛋白需求的唯一途径。草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之一,其2011 年的养殖产量占全球淡水养殖总量的15.6%。中国的淡水养殖对象绝大部分为鲤科鱼类,年养殖产量超过250 万吨的鱼类全部来自于鲤科。作为鲤科鱼类的代表性物种草鱼基因组序列的解析不仅将为鱼类基因组演化、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等理论问题的探索,而且还将为发掘鱼类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培育高产、抗病、高效饵料利用等优良养殖鱼类新品种奠定基础。(“阅读原文

中文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CN/abstract/abstract517569.shtml#

英文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abstract/abstract517572.s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scichina1950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8739-893785.html

上一篇:太和殿如何做到300年没漏水?
下一篇:智能制造:助力制造强国“中国梦”

1 王大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