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un33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un332

博文

发现身边的大象——亚洲象早期预警项目介绍

已有 3302 次阅读 2015-7-9 12:0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预警, 西双版纳, 项目介绍, 人象冲突

   2015年6月起,为缓和当地愈发剧烈的人象冲突,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西双版纳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在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资助下,在亚洲象扰动频繁的景洪市关坪乡空格六队进行亚洲象早期预警监控试点,尝试通过无线红外相机这一技术手段为当地社区居民和亚洲象的和谐共存提供安全保障。仅6月2日至7月7日期间,该系统即发布亚洲象活动预警13次,全天候的预警信息能够在发现亚洲象活动的20分钟内通过短信发送至相关人员手中,有效增强了当地社区对周围亚洲象活动情况的掌控。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IUCN 2013)、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附录I物种(CITES 2012),在中国则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汪松和解焱 2009)。由于亚洲象的生存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支持,其活动对当地森林和附近地区的植物物种更新、动物物种共存等关系带来影响,其存在本身甚至成为当地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因此,亚洲象被认为是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物种(Johnsingh & Joshua 1994; Sukumar 2003)。全球现存野生亚洲象38500-52500头(IUCN 2013),其中中国约有野生亚洲象165-213头,零星分布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Zhang et al. 2006),基本都处于澜沧江流域范围内,生存状况受到当地破碎生境的严重影响(陈明勇 2010)。中国是野生亚洲象分布的北缘地区,能否留住野生亚洲象这一热带生物遗传资源,不仅关乎亚洲象的长期生存,也已成为亚洲象分布区是否继续向南退缩、中国自然保护成效是否显著的重要标志之一(吴兆录 2008)。

   亚洲象在森林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栖息地等必要生境要素的前提下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类,但近年来随着当地种植用地扩展,我国境内的亚洲象栖息地范围日趋减少,公路建设又阻断了亚洲象的正常迁移路线,这导致人象间呈现拉锯式对抗,亚洲象肇事范围扩大,强度增强(何馨成 2013)。同时,由于作物比野生植物营养价值更高,适口性更好,采食更为方便(陈明勇等 2006),因此自2000年以后,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开始表现出对农作物和村寨有很强的依赖,有从采食天然植物转变为以采食农作物为主的趋势(何馨成 2013),开始形成在作物结实、成熟时期专门步入田地觅食的采食习惯,并跟随人类定居点而迁移(吴兆录 2008),大大增加了人象相遇和发生冲突的概率。1991-2004年间,西双版纳州因亚洲象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亿余元人民币,截止2008年5月为止,有超过 140人在西双版纳遭到亚洲象攻击,其中有30余人因伤重而致死(吴兆录 2008)。人象冲突的加剧已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人象冲突涉及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保护区规划等多方面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实际上,亚洲象作为大型草食类动物,一般并不会至于主动攻击人类,现实中野生大象致人伤亡的事件很多是由于人类不能及时掌握亚洲象的活动状况,在毫无准备状态下贸然出现在亚洲象的活动领域,导致其紧张而发起自卫攻击行为并酿成悲剧。因此,当前亟待探索一种在当地人象共存现象长期客观存在状态下尽量保障人象双方基本生命安全的预警办法,及时掌握社区附近的亚洲象活动状态,以便保护区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视情况不同而及时采取适当的撤离、防卫或驱离等措施,减少和避免人象之间一些不必要的冲突事件的发生。目前我国一些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地区已开始尝试建立以人工预警为基础的安全预警网络,并取得一定进展(普洱市环境保护局2013),但由于目前的人工安全预警网络主要基于人工巡视和观测的结果,难以做到全天候覆盖,且预警效果受巡视员本身知识、经验和工作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巡视结果相对较为零散,运行效果不稳定。

   红外触发相机是目前野生动物调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监测技术,能够在不惊扰动物的情况下获取清晰的影像记录,为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及种群数量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O'Connell et al. 2010)。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红外相机也开始与手机无线网络相结合,开发出一些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安防相机系统。该系统安装在预定地点后,能够24小时不间断值守,并在发现接近居民点的亚洲象等大型动物后能够第一时间报送管理者,这为村寨旁的亚洲象活动的不间断预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大大扩展了预警的范围,为社区居民的安全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56398-904079.html


1 陈晨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