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hidag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shidaguan

博文

拾起劳动教育,我们才能学会生活 精选

已有 4158 次阅读 2015-8-5 10:46 |个人分类:教育视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生活, 劳动教育

近日,针对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要切实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地方和学校可开设家政、烹饪等课程;学校要安排劳动家庭作业,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

记得小时候,有不少中小学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也会组织学生参与采茶等活动,偶尔有重大工程,学校还会召集学生做搬砖之类的活,老师则“身先士卒”。回忆起来,这种经历挺有意义,也算得上是劳动教育。

随着教育越来越注重考试,学生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老师和家长都希望我们能考高分,进入好的高中和大学。于是,那些所谓的“劳动教育”,变得没有意义。而这种重分数、轻实践的学习方式,在重点高中更为明显,因为那里竞争更激烈,学习才是王道,即使搞诸如体育、演讲之类的活动,都是为升学服务,哪有时间开展劳动教育呢?

进入大学,学校每周要对校园包干区和寝室卫生进行大检查。因为打分结果影响各种评优评先,带有一定的强制意味,学院的分管老师及班干部都很积极,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却并不是高,而且同一寝室的同学打扫寝室的行动差别也很大。

到了研究生阶段,对于维护寝室卫生则更随意。这得看同一宿舍同学对打扫卫生的看法,好的寝室摆放整齐、空气清新,有的则乱堆乱放、五味杂陈。据观察,在博士生群体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论文水平与生活体验成反比,道理很简单:大家每天可用的时间都差不多,把它花在哪里,成效就在哪里。将时间花在科研上,才能写出高质量论文,顺利毕业;若用在养花养草、整理卫生上,势必会影响科研。

谈及自己的这些体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只是想说明,学校的劳动教育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在同一阶段的不同人身上同样如此。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今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行为缺失呢?有人指出,劳动教育在社会被淡化,但社会是一个很空洞的概念,很难说出具体的某个人该对劳动教育负责。因而,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的关键场所,应对其负责。不过,它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家庭在劳动教育方面的问题是“富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学校及社会的表现。当前,受计划生育影响,几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很少,孩子成为掌上明珠,即使他们在家有时间劳动,父母对他们也很娇纵,基本上不会让他们动手做家务,练就生活技能。而且,不少家长也希望孩子心无旁骛地读书,或是报各种课外补习班,至于家庭劳动,他们宁愿自己全包,也不让孩子插手。

学校的问题则是分数至上。虽说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入读高校的比例在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仍显不足,因此,高中及以下的学校教育,都有为分数而学习的现象。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具体表现是,一些学校把升学率作为办学目标,在不当的教育评价的引导下,有些老师也把学生的分数看成捞金工具。这样的学校教育,凡是考试要考的,老师教,学生学,除此以外,既没有意识,也没有时间来应对,劳动教育在学校也就被边缘化了。

家庭和学校没有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创设环境,孩子也就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观念影响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洗碗、洗衣、扫地之类的工作,无形中疏懒了。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对此有更进一步论述,认为“生活即教育”,强调“干中学”的重要性。这两大教育理念都呼吁学生多一些生活体验,多一些劳动教育。国内的教育如果不重视这种教育理念,或是虽然理论上重视,行动却乏力,到头来,劳动教育也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笔者认为,《意见》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有一定的作用,而在具体落实上,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劳动环境,学校要开设具有生活意义的劳动课程;同时,学校和家庭应实现良好的合作,以家校合作来教育和敦促孩子,让他们融生活于教育,而不是只醉心学习,却忘记了生活。(文/肖纲领)

本文首发于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

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10168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373-910735.html

上一篇:双向利好的“众筹学费”有何不可?
下一篇:肖纲领:“严格”还是“放水”考验教师的平衡术

7 冯大诚 黄永义 徐耀 武夷山 王家冰 zjzhaokeqin enet3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