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国外年轻科研人员热衷于药企研发职位

已有 7914 次阅读 2015-8-14 07:19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现在申请学术职位和职业发展并不容易,许多生物医学领域的博士生或博士后科研人员可能选择到药物研发企业寻找机会。最近随着生物药研发的热度进一步升温,许多医药研发公司大量招聘生物医学研发人员。《自然》围绕这一现象,对部分大型医药公司职位招聘进行了分析。指出申请这些职位需要技能和基础,并提出一些申请技巧。也许这些能作为国内生物医学类研究人员申请职位和机构人员招聘的参考模式。

生物药或生物制剂是通常是复杂的药物,指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抗原成分、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而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生物制品。生物制剂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的蛋白、其他生物大分子和活细胞。2013年美国药物研究和工业协会报道,只美国就开发了907种生物制剂,全球药品制造商都热衷于这一领域。


2015年7月,FDA授权新型降胆固醇药物alirocumab上市,另一个类似药物evolocumab已经通过评审,也计划在年内被批准。这是PCSK9抑制剂中第一只被批准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是能选择性结合特定目标分子,并阻断目标分子发挥功能。PCSK9抑制剂就是这种单克隆抗体,能结合PCSK9,阻断PCSK9在肝脏内发挥降解LDL受体的功能,维持LDL受体水平,保持从血液中摄取胆固醇进入肝脏细胞被降解,从而实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最新批准降胆固醇药物将是一轮生物制药领域的重磅事件,不仅意味着制药公司的滚滚红利,同时也会增加许多青年科学家的新增就业机会。为进入药物研发机构,有抱负的年轻研究人员必须对自己曾经接受的培训和技能进行调整。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两种抗胆固醇药物将会分别获得数10亿美元的收入,2013年的前20名生物药毛利都超过10亿美元,前三名超过280亿美元。辉瑞负责海外人才招聘的Raymond Amato说,公平地说,我们希望生物药能快速增长。

在研究领域获得职位,青年科学家自然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技能,例如神经生物学、心血管疾病或免疫学。礼来公司代谢疾病和糖尿病首席科学官Mark Kowala说,要获得药物研发机构的职位,除上述技能外,还需要熟练掌握抗体工程、新一代DNA测序、生物信息学和基因操作等专业技术。也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领导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礼来公司准备提供100个药物开发职位,包括生物药研发。礼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JenniferPorath说,在生物药研发领域, 研发职位类型很多,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高级科学家、统计学家、药理学家和毒理学家等。她补充道,这些职位不一定都需要博士学位。例如Kowala负责的部门就有两个实验室负责人没有博士学位。这种情况大约占所有职位的1/10。最近这些药物研发职位的竞争非常激烈。安进转化生物学家Paul Nioi说,最近每个职位招聘广告一周就吸引有50个申请人。辉瑞公司的招聘广告的情况也类似。

所以,青年科学家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成为重要问题。职位申请人除了基本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应该对生物制药业务比较熟悉,例如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开发和大规模重组蛋白和细胞疗法的生产。希望获得某特定职位的申请人应该对目标公司研发计划和目标清楚了解。Amato说,比如辉瑞与巴黎基因编辑公司Cellectis合作,准备开发细胞免疫疗法。这些工作需要T细胞原代培养、细胞操作和质量控制等技术。

蛋白质化学家John Beals建议礼来公司开发生物药应该雇佣掌握克隆基因、分析和评估蛋白质分子结构属性的工程技术人员。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高级副总裁Joseph Tarnowski说,葛兰素史克寻找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纯化等方面的科学家。Wei Ni加盟Kowala团队前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个博士后,她在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经历是获得这一职位的重要条件,因为这些技能能在药物开发新职位中直接应用。Wei Ni的成功也说明某些软技能的重要性。礼来公司要求申请人在面试中做一次学术报告。WeiNi利用做报告的机会,充分展示了自己能发散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能力和介绍思路交流能力。“我的前两个幻灯片是我在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研究方面的经历。” “我觉得他们有点惊讶,估计是因为认为我仅仅是从事疾病病理生理学研究。”她在介绍自己生物图像分析专业时,重点展示了自己应对最初假说失败后另辟蹊径的能力,设法弥补技术空白的特长。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bs/science/articles/10.1038/nj7564-257a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912920.html

上一篇:《自然》:章鱼基因组研究
下一篇:感染可增加后代基因重组几率

2 曹聪 郝宁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