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为何要监管无人机产业?

已有 2472 次阅读 2015-10-20 15:02 |个人分类:无人机|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无人机, 机器人, 监管法规

            何要监管无人机产业

                       都世民

              .机器人无人机产业迅猛增长

近日光明日报发文:“机器人时代:该怕还是该盼?”。央视开讲节目请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讲“人工智能会超过人”。中华网发文:“  中国彩虹4无人机在伊拉克投入实战打击IS”。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发文:“无人机发展的下一步:如何防御无人机”。笔者也曾讨论“人工智能争议焦点问题”。当前无论地面机器人、空中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太空机器人,正在蓬勃发展,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更重要的是机器人正走向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机器人送餐进入中南海;飞行机器人奔向反恐前线,攻击IS恐怖组织;无人机奔赴抗灾第一线;无人机进入天津爆炸现场;太空机器人登上月球。

然而贴近广大民众的机器人名目繁多:清洁机器人、接待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销售机器人可穿戴式机器人愤怒机器人伦理机器人、写稿机器人、结婚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烹饪机器人、自平衡双轮机器人、消费型无人机健康保健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安防机器人……。机器人无人机正迅速增长,其总数是否会超过人类总和!

如今洗衣、扫地乃至煮饭烧菜,全部交给机器人打理餐厅收银和所有的传菜、送菜等工作全部交给机器人打理。不仅如此,餐厅内的台机器人包揽迎宾、保安、点餐、传餐、炒菜、烹炸、煮水饺、下面条等工作。机器人与人们的人生活愈来愈贴近,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忧郁,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机器人抢走。自己变成失业者。

飞行机器就是无人机,它没有哪么多名称。根据美国蒂尔集团发布的全球无人机市场预测,未来10年无人机将继续成为世界航空航天工业最具增长活力的市场,其中全球军用和民用无人机销售额将由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7%。预计到2024年,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将由目前的11%增加至14%,达到16亿美元。

国内无人机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市场:一个是2C的市场,就是针对消费者的;另外一个是2B的市场,针对企业级、工业级用户的需求。两者相比,后者受到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都还不高。近几年,中国无人机市场随着航拍等走进民众,出现爆发式增长。从最初的几十家企业到目前的几百家,发展迅速,也出现了无人机品牌企业大疆创新科技,其产品已占据全球小型民用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

 

              .机器人无人机隐忧

1.我国生活服务类机器人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还需突破关键技术、成本控制、品牌培育等三大瓶颈。

2.机器人功能单一化如何实现多功能化?

3.机器人小型化与微型化,人造昆虫的研究也应引起更大关注!

4.机器人集群协同化,无论军用或民用都应解决好这类问题。

5.机器人不具备与人类同级别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力,这也说明人类对自己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信息都用神经元说事存在问题,没有搞清其中奥秘。

6.机器人的技术含金量和成本相互制约的问题,如何寻求最高费效比,正是阻碍机器人产业发力的重要瓶颈。就无人机长航时这一指标而言,我国无人机与有的国家无人机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它限制其应用范围。

7.没有自己的品牌,都是小个子,无法与国外大牌抗衡。如何整合已有企业的技术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是要引起足够重视。

6.机器人无人机市场缺少政策和法规监管,也成为阻碍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瓶颈。

7.鱼龙混杂,90%的公司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有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经营方式,是搞不出像样的产品,纯粹就是为了炒作融资。

               .机器人监管的目的和内涵是什么?

1.安全威胁的控制与管理

1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军情五处(MI5)及警方相信,伊国组织(IS)成员可能利用数架无人机,以遥控的方式同时向大型公开活动场合发动恐袭。

2)盘旋在美国圣伯纳迪诺郡熊熊大火之上直升机,因担心与无人机发生碰撞,参与救火的直升机被迫暂停行动。这就是说无人机干扰了救灾工作。

3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竞选集会受到一架小型无人机干扰。

4无人机拍摄侵犯隐私的报道并不鲜见。

5人工智能以令人恐惧的速度快速发展,将导致人类最终走向灭亡!这是英国皇家学会前任主席、理论天体物理学家马丁-里斯(Martin Rees)最新提出的观点。

6杀人机器人的研制与机器人杀人带来的威胁。英国专家Arkin预计20年内“自动杀人机器”技术可能被广泛应用。国际机器人武器控制委员会成员、斯坦福大学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的Peter Asaro表示,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没有人类监督的机器人杀人是不接受的.

7无人驾驶航空器正朝着小型化、轻型化的方向演变,使得它们更难被侦测到。更显监管之必要。

820151月,华盛顿特区一爱好者的无人机意外坠毁在白宫,导致安全部门紧急关闭毗邻区域。

920154月,法国数个核电站上空出现了无人机的身影,于是法国政府与小型军事研发团队签署合同,让他们为警方和空军开发武器,来击落飞鸟般大小的无人机。

102013年8月,一架无人机从位于英格兰北部的英国宇航公司(BAE)所属工厂的上空掠过,那里是英国皇家海军潜水艇的建造基地。

2.机器换人冲击就业市场与新增工作岗位比例失调与管控。

就业市场陷入了长期的病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ErikBrynjolfsson表示,机器人和新科技造成工作岗位流失,这是人类社会未来十年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消灭工作岗位的同时,可以创造新的岗位。这两者之间比例不能失调!

3.防止供过于求,盲目生产造成巨大库存。

我国机器人市场将迅速发展至万亿数量级,大部分的无人机是按照消费电子市场的理念去做,不能一年弄出几个产品若干个型号出来。加工企业的短平快思维,无长期打算。技术上不创名牌,无研制人员,无新产品,重复生产。无行业标准及规范。都可能导致产品过剩。

4.机器人一旦不可修复时,如何处理?

例如丧失工作能力、老化、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十年后,因机器人更新,无原有芯片和器件更换,也可能返修费用高,被迫将其淘汰。一旦这类机器人和无人机增多所带来的问题不能不考虑。

5.因发现无人机困难故要加强监管

廉价无人机增多和无人机微型化及隐身技术的应用,给发现违规无人机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要加强监管。

如何防止上述问题发生?

如何使既有效又合理的监管法规尽早出台?

1尽快立法,更多参与国际法规的制定

2国家空管法规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浩透露无人机部际联席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召开无人机部际联席工作会议,明确各监管机构所应承担的职责常设办事机构放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

3建立一套以运营为中心、风险评估为主要手段的监管体系

4无人机研制融入到航空领域,既要技术创新又要排除安全隐患。

5)制定无人机飞行规范的程序,引导无人机操作培训机制和执照的申请

6相关部门出台产品的质量认证文件行业规范

7)开发雷达探测无人机的反无人机系统。加强对无人机的电子干扰的研究,开发攻击无人机的波武器研制,这是从技术上对无人机实施的有效监管,为监狱、体育赛事和政府大楼和重要设施(例如核电站、三峡大堤坝等)提供安保。

8商务部和海关总署2015731日发表联合公告,要求有意出口无人机的制造商及早申请办理出口许可证。

 

                        参考资料

1机器人时代:该怕还是该盼?2015-10-18 09:3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王碧颖新民周刊:2045,半机器人时代来临?2015-06-05来源:新民周刊 

3刘巍巍机器人开始迈入寻常百姓家2015-08-20 来源:半月谈网

4张璐晶 中国经济周刊:谁来监管火爆的无人机产业?2015-10-1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5无人机迎来发展新敌人:反无人机系统2015-07-24 06:52:06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6给无人机飞行上道保险杠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50930日。

7关于中国无人机的一些报道 2015-8-4 2015-08-03来源:参考消息网.

8商务部:加强对无人机和高性能计算机出口管制,新浪科技讯 73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10462.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吴中祥博客.

9“军工版”无人机开启大规模民用,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50716日 .

10】旧金山好心人用无人机向流浪汉空投汉堡,http://www.CRNTT.com,2015-07-14.

11】巴軍擊落中國產無人機細節曝光與印軍打嘴,http://www.CRNTT.com   2015-07-17 .

12】谢庆裕 胡新科南方日报:无人机助力生态环境保护,2015-07-15 ,来源:南方日报.

13】张传超  主编,2013中国无人机系统峰会论文集,Papers from China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Summit 2013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39385-929547.html

上一篇:为手机回收拍手叫好
下一篇:生物学家跨界的说法要验证吗?!--对第五对夫妇得诺奖的疑问

2 朱晓刚 姜咏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