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丹麦的核心价值观

已有 2287 次阅读 2015-12-21 14:52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文章来源:转载

丹麦的核心价值观


      丹麦位居全球最幸福国家之首,是居民相互信任指数最高、生活满意度最高的国家。“共同善”、自由、平等是互相补充、有机结合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与“对腐败零容忍”的制度设计一起成为幸福丹麦成功的“优良配方”,也是丹麦文化和传统奉献给世界的文明成果。丹麦的核心价值观为丹麦人民高度认同,并在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上展现出相当强的力量。

  丹麦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丹麦没有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完整、准确地提出核心价值观。笔者通过分析自2001年拉斯姆森首相上台以来三位首相在各个场合发表的官方演说,特别是近15年的新年致辞,认为丹麦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三点。
  第一,维护“共同善”,人人有责。“共同善”是相对于把丹麦作为一个“共同体”而言。“共同善”是指丹麦公共和共享的利益,如和平、秩序和安全等。丹麦人认为,追求“共同善”对今日幸福丹麦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位丹麦公民没有理由不去追寻和增进它。同时,保护和促进“共同善”是保证丹麦各项法律权威性充分且必要的条件。第二,自由。丹麦人民崇尚自由,被全球公认为享受着最充分的自由。罗尔斯在《正义论》里曾经论述过:“我们认为下面一点是理所当然的,一个民主的社会制度是以言论和机会的自由,思想和良心的自由为前提的。”丹麦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不仅体现在罗尔斯所特指的这些传统内容,更表现在“多元文化的自由”上。在丹麦,在自由价值的引导下,人们自觉形成一个整体去为整个共同体工作和奋斗。第三,人人平等。平等的观念已经自由地流淌在这个北欧民族的血液中。丹麦有句谚语:不要认为你有什么特殊,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丹麦现任首相施密特在2014年新年致辞中说:通过一砖又一瓦精心的建设,我们实现了人人都享有高度平等和自由的今日丹麦,这是这个国家的核心基石。

  确立丹麦价值观的国情背景
  高度现代化的丹麦其实是个资源贫乏、自然禀赋欠缺的国家。丹麦地处北欧,天气严寒,最南部纬度都在我国黑龙江省以北。除石油和天然气有一定储量外,煤炭几乎全部靠进口,其他矿产资源也很少。这样的国情决定了丹麦人民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主动团结、凝聚合作的意识。丹麦人口563万人,移民及其后裔60万人,其中90%的丹麦人信仰新教。集中的民族构成和趋同的宗教信仰决定了丹麦具备实现“共同体”并追寻“共同善”的基本条件。丹麦拥有古老的历史,1849年颁布的宪法基本确定了今日丹麦的民主形式。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就在于尊重多种政治立场,允许不同文化和各种观点得以充分表达。自1909年至今百余年,还没有哪个党派能够独自构成多数党,这样的政治现实和政治遗产决定了丹麦各政党必须学会妥协的艺术,掌握求同存异这门必修课。丹麦的价值观也源于宗教和文化传统。作为北欧国家中的一员,丹麦没有经历过大多数西欧民族国家政教合一的历史时期,教派主要是宗教改革后的路德宗,使得中世纪盛行的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对其影响不大。

  丹麦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以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确保“共同善”的彰显。丹麦是典型的福利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丹麦模式。以税收为杠杆,以均衡化的工资收入促使本国国民享有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过上体面的生活。丹麦有一首著名歌词写道,“少有人暴富,少有人赤贫”。这是对丹麦模式最为简单、清晰的表述。这种“共同善”中关于安全、利益共享的理念很自然地体现在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定位中。丹麦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国民经济收入最为平等的国家,这成就了一种富有魅力的平衡:一方面私人资本与创意、进取心相结合使得经济能够长期实现自由繁荣,另一方面优质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了高标准的“底线”。因此每个丹麦人都是“共同善”价值下的受益人,同时也是维护“共同善”的责任人。免费且高品质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将“共同善”的价值深深镌刻在丹麦人的国家观中,因为认同所以对国家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仅“入心入脑”,更在国民中“外化于行”。丹麦人高度认同这种价值观,有议员曾强调:“这不是财富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
  丹麦用经济实力和政治智慧追求自由价值,充满策略但决不妥协。丹麦是公认的全球最自由、开放、包容的国家。丹麦人认为,人要获得自由,首先必须要健康,同时需要获得知识。有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发自己、发展自己。福利保障中的教育和医疗就是对知识获得和健康的最好支撑,因此丹麦用高度的经济发展成果以及高额税收作为重新分配收入和财产的手段来支持教育和医疗。
  平等的价值体现在丹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丹麦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皇贵为国家元首。然而丹麦王室高度民主、全面开放以及简朴的行事作风,赢得了丹麦民众的尊重。对丹麦人来说,最有权力的人和大众的距离很小。在丹麦,除各部大臣以上官员外,其他官员的交通、住宿标准都是一致的。作为贫富差距非常小的国度,丹麦实现了事实上的去等级化,这是实现丹麦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丹麦政府下设“儿童、性别平等、融合社会部”,此部的职能就是解决涉及儿童、年老和残疾公民等弱势群体,边缘化群体以及男女不平等的问题。
  对腐败零容忍的制度设计和效果是对丹麦一整套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支撑。丹麦人民认为,腐败是“共同善”、自由和平等的共同敌人,腐败和贫富差距一样是影响国民幸福的“毒瘤”。没有可信赖的政府和政府官员,就会制约丹麦社会对维护“共同善”的认同。因此,丹麦像重视高品质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样重视廉政制度建设。虽然丹麦的历史文化对腐败有天然免疫能力,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祛除腐败土壤滋生的更优选择。首先,丹麦政治崇尚公开透明,明确规定各类公共资金必须受到普通公民轻松便捷的监督。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享有高度的自由权限,行政审批项目有限,这使得资源配置实现了高度的市场化,从而减少了政府部门寻租的机会。其次,丹麦政府官员必须接受完善的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在大数据时代,各种动产、不动产实现了完备登记,想要隐瞒和玩点猫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最后,丹麦强大的监督体系包括议会监督、政党监督,特别是资讯高度发达下的媒体监督和具备较强监督意识的普通民众,这都让腐败很难有“施展”的空间。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944899.html

上一篇:[转载]在德国当农民
下一篇:赵红州早就有“循证”的认识----日记摘抄(419)

2 王号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