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问“雾霾”

已有 1928 次阅读 2015-12-31 14:51 |个人分类:博客|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雾霾, 空气净化器, 卫星遥感图

            问“雾霾”

              都世民

我心中的为什么来自哪里?

1.我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只要是有雾就有雾霾,天一晴,雾霾就不见了。这预报到底说什么?是汽车上路的数量巨变,还是工厂排污突变?是污染微细粒子突变还是测试方法不对头?

2.便携式PM2.5测试仪有很多种,我国有测试规范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有计量标准吗?为什么在居民室内测试,会出现一支香烟就暴表?如果在窒外测还会暴表吗?这种测试仪有什么用?

3.新华网有专栏,部分学生家长呼吁学校安装空气净化器,有评论说:躲不开的雾霾,等不起的孩子——“空气净化器进校园要过几道坎?

学校说空气净化器尺寸较大,安装在本不宽敞的教室里,可能对来往同学造成伤害,电源插座也是一个安全隐患;二是用电问题。所有班级效仿安装,会否增加学校用电负荷;三是费用问题。机器的维护保养定期更换滤芯等后续费用问题,不好解决。此外空气净化器安装在什么位置最好?央视介绍应放在室中央。其价位有几百元至7000元,选什么价位合理?教室那么小怎么装?家长出钱建大教室行得通吗?1

4.如果学校安装了空气净化器,办公室也得安装,住建部设计图纸是不是也得修改?如果不安装真的会出现致病或致癌人数增加吗?

5.201512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卫星遥感图,有人翻译,发到网上误传,把这幅图与地面雾霾混为一谈,显示中国是红色,表示污染严重吗?蒋大和先生解释这是NO2二氧化氮分布图。【2

卫星遥感图不是实时检测的成像图,人们生活在地面,地面NO2二氧化氮分布与卫星测量不是一回事。美国在我国发射探测暗物质卫星时发布这幅图想表明什么?美国真的那么先进吗?能给出从地面到低空、中空、高空、太空温室气体分布,实时测量成像图吗?我看不能。【3.

文【3】指出:近两年来,国际科学界开始尝试将排放源的检测、地面观测站的观测、航飞的监测和碳卫星的监测形成不同尺度和不同层面的天地一体化的温室气体核算网络,特别是2014年,美国国家标准计量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部署了"大城市群碳排放"的研发计划,应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

6有位法学院博士后发文说雾霾影响食品安全。他认为:大气污染一是通过颗粒的沉降对地表土壤造成污染,进而通过迁移富集在作物中。其二,植物也会在呼吸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以雾霾来说,其本身带有灰尘、烟等有害物质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当反思雾霾、农业、健康等关联性时,雾霾对农业的影响以及由此加剧的食品问题不容忽视。

当人们怀疑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随水蒸发上升到空间,这位逆向思维,将污染看成从天降,到底PM2.5来自空间还是来自地面?【4

7.南方日报发文“"防霾偏方"真能除霾清肺?文【5】指出:

雾霾频现,人们想方设法防范侵害。不仅空气净化器和口罩空前热销,一些“防霾偏方”也不胫而走,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现在有人推出避雾霾三日游,上那儿去避呢?是雾霾可怕,还是商业炒作?

8.钟南山院士说:灰霾天气会不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有数据表明,灰霾天气会增加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数据是:美国研究发现,1立方米空气中每增加10微克的PM2.5颗粒,肺癌的死亡率就增加15%至27%;日本的研究数据是增加24%;丹麦的研究数据是增加18%。笔者奇怪的是致癌要长时间观察,难定论;可是致死反而有数据定论,这是为什么?美国数据范围这么大,是误差?还是引起死亡原因不同?或是判定方法不同?丹麦的数据低是丹麦污染小还是丹麦人免疫功能好、心态好?为什么我国没有数据?

9.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胸外二科主任杨跃说,目前国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程度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已经证实可以导致肺癌发病、增加肺癌死亡风险的“元凶”,包括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这位主任凭什么证据说已经证实?而有的专家表示,雾霾对肺癌发病的具体贡献率尚无明确结论,但雾霾会对呼吸系统健康造成损害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外那个机构做过雾霾致癌的人体试验?一个人致癌有多种因素,怎样排除其它因素而断言是雾霾单一因素?人是一个复杂系统,如何建立致癌的分析模型,通过什么算法确定的结果?又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10.央视报道说:PM2.5微细粒子是在离地200300米处,不是在民航机上拍的乌云,那是万米高空。如果说法正确,还需用卫星测吗?

以上问题该由谁回答,笔者说不清!希望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参考资料

1新华社:空气净化器进校园要过几道坎? 来源:新华网2015122818:27

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发布二氧化氮遥感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来源:科学网2015-12-20本文引用地址:此文来自科学网蒋大和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944608.html  

3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来源:科学网2015-12-28 14:10 原文发表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年第6作者:魏伟 任小波 蔡祖聪 侯泉林 刘毅 李青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97471-946425.html

4雾霾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来源:新京报2015-12-29 10:08

5"防霾偏方"真能除霾清肺?来源:南方日报20151228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39385-947118.html

上一篇:建言《辞海》出版社
下一篇:从感官切入研究脑机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