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对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信息技术实验室的一次评估 精选

已有 5849 次阅读 2016-1-8 07:27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对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信息技术实验室的一次评估

武夷山

 

2015年底,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NAS)发表报告,Review of Three Division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boratory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Fiscal Year 2015 (对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信息技术实验室三个部门的评估:2015财年)

应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院长的请求,国家研究理事会组织了一个专家委员会于2015年间对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信息技术实验室的科技工作进行评估。专家委员会由7人组成,主席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的ELSA REICHMANIS教授,她曾任美国化学会会长,是美国工程院院士。该委员会对NIST准备的技术报告和技术项目描述进行了评审,到实验室做了实地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听取NIST员工做技术报告,观看NIST科研项目的演示,参观实验室的设施,与NIST员工进行座谈。 NAS发表的报告就是专家委员会撰写的评估报告。

NIST指定信息技术实验室下面的三个部门参与评估:信息获取部,软件和系统部,统计工程部。另外三个部门(应用与计算数学部,计算机安全部,先进网络技术部)这次不参加评估的原因是,它们都在前不久进行了重组。将于今后对这三个部门进行评估。

NIST院长希望,评估围绕以下几个焦点开展:

1. 评估该组织的技术计划

----科研质量与本领域的世界级水平相比怎么样?

----技术计划的质量是否足以帮助该组织实现事先声称的计划目标?技术计划可以如何改进?

2. 评估组织的科学能力的整体情况

----在该组织的使命和计划目标所涉领域内,该组织是否拥有世界级的科学能力?如果尚不具备,应在哪些方面加以改善?

----对于组织的技术计划,对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该组织的科学能力起到的支撑作用如何?

3. 评估组织的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充沛程度

----对于组织的技术计划,对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该组织的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起到的支撑作用如何?如何改进?

4. 评估该组织传播项目成果的效果

----该组织的科研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是被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所驱动的?

----该组织采用的技术转移机制的效果如何?这些机制足够全面吗?

----该组织对于项目成果被利益相关者采用、对利益相关者发生影响的跟踪做得如何?如何改进?

 

最后,专家组总共提出了14条建议。

对信息获取部提出了5条建议,包括:希望他们更加雄心勃勃地开拓新研究领域,如数据科学、健康信息学和公共安全;为鼓励与外界的合作,应考虑安排员工的学术休假和更多出差机会。

对统计工程部提出了5条建议,包括:应采取措施在统计学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多发表技术论文,提升本组织的影响力;加强教育培训,使得统计学专业的教师们认识到:在数据收集方面测度是多么重要,在改善测度质量方面统计学是多么重要;加大接纳研究生实习的力度,每年暑期应接收2-4名在读博士生来实习;强化接待访问学者的计划,扩大访问学者的专业范围;每年应监测以下指标:在相关主题期刊、计量学期刊和统计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情况,员工到外面做学术报告的情况,学术来访的人日数,接待实习生总人数。

对软件和系统部提出了4条建议,包括:不仅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还应加强与产业联盟的沟通,如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产业互联网联盟体)和 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开放互联联盟)。

 

博主:值得注意的是,专家组提的建议都很具体,可操作,而不是虚头巴脑的建议。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948914.html

上一篇:《新科学家》杂志推出2002年科学、科普类图书必读书单
下一篇:两种创造性(外一则)

15 杜建 钟炳 徐令予 李竞 赵凤光 葛维亚 赵美娣 俞立平 郑永军 杨正瓴 史晓雷 陈冬生 shenlu XY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