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科研经费---牛人们的‘量体裁衣’

已有 5155 次阅读 2016-2-19 08: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研, 经费, 指南, 瓜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盘子大,经费数不算大,加上机制比较好,管得严,相对比较公正。

            有些千万级或数百万级的项目,普通教授与科研人员只能隔着玻璃看‘美味佳肴’了。可看到但摸不着,更吃不到!

            因为这些项目都有‘主’。

            为什么?

            许多大项目都出指南,这些指南怎么出来的?如何操作的?

            一个学科在全国总有几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有几个‘非常任理事国’,加上杀出来的某个‘秘书长’(官员、院士等),他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共同商量科研指南,将出席的人身材量一下,根据量出来的数据,例如:身高、腰围、胸围、颜色要求、什么钮扣、什么布质、花纹特征等写进指南进行公开发布,要求多少时间内(一般时间不长)上报项目申报书,‘安理会’成员们再进行‘评审’,安理会成员们互相之间排个队,今年这位优先,明年那位,后年......。结论:‘根据专家评审,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下列项目得到资助,名单如下:............’。

             许多大项目就是这样的程序。

             可能许多人说参加评审的人不能作为项目负责人呀,这非常好办。课题组找一个教授即可,但实际负责人嘛,哈哈。例如:许多企业的法人是他的老婆甚至退休的老妈。

             有些行业的大项目,就是几个单位中部分人及其手下的人获得的,不信让权威第三方进行统计看看?看看这些项目获得者之间的‘血缘关系’。

            我不能说这种现象占大多数,但这个比例不小,不能说这种程序非常严格,但牛人们的项目数比例太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与管理问题。一般来说,大的学科这种情况要好些,因为控制得不太好,体量太大,但小学科,这种控制比较强。就象大股不容易拉高,小股容易操控一样。

            中国应该在学科内面对全国学者公开所有拿这些大项目的牛人们(包括课题组内部人员,或以课题组为单位,甚至学科为单位)近二十年的全部项目名称,项目经费,项目的研究结果,他们对社会与学术的真实贡献,我们会从中看到问题的。文章的堆积不完全是学术的贡献,工科的研究没有任何产业化取得效益或推广,这本身就是一种纸上谈兵式的浪费。

           中国的科研管理,任重而道远!

           我快退休了,真心玩不转,不过,也不用玩了,为企业做点公益,做好全国性的胶粘剂群与网站,请专家们义务给大家做点公益讲座交流,尽量为提升中国胶粘剂行业的技术水平那怕一点点也行,不烦那些大科研项目的事了。

          真心希望,中国的科研管理越来越上‘道’。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177-957164.html

上一篇:‘佛’是人造的
下一篇:在我校青年老师科技交流群中的留言

43 王振亭 李明阳 梁洪泽 罗汉江 马志超 姚伯元 杨正瓴 李永丹 曹俊兴 黄岚 石磊 黄仁勇 吕洪波 吕喆 葛兆斌 汪晓军 郭向云 李毅伟 徐耀 杨顺楷 陈楷翰 韦玉程 李世春 郭飞 蔡小宁 彭真明 常顺利 任万军 吴斌 苏光松 ljxm wangqinling ghzhou5676 htysth cloudyou doctor5 chaijf loyalSciencefan watercold neilchau ncepuztf fei763 UNCblu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